新沪粤版物理 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提纲.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沪粤版物理 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提纲.pdf

新沪粤版物理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提纲.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一、电阻(用字母R表示):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2.电阻的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符号,(2)常用单位:千欧(k),兆欧(M。(3)换算关系:1k1031M1063.探究影响电阻因素的实验:(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电流的变化来反映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来反映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3)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4)结论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或者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4.变阻器:(1)工作原理:根据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作用:通过改变电阻,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还可以保护电路中的其它用电器。(3)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①变阻器标“501.5A”字样,表示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5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使用时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最大允许值。②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处。③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应采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注: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情况,关键是看滑片距下面所用的那个接线柱之间的长度变化,如变长则电阻变大,反之则变小。二、欧姆定律1.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实验: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电路图如右图:(1)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取一定值电阻R,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两端的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示数。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将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更换电阻后,一定要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记录不同电阻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注:①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都是对于同一段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②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所以只能说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③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所以只能说成“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1UU(2)数学表达式:I,变形公式UIR和R。RI3.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方法叫伏安法。U(1)原理:RI(2)电路图如右图:(3)灯丝的电阻在不同的亮度时测出的电阻不同,说明灯丝的电阻与灯丝的温度有关。三、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1、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I。122、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表达式:U=U+U。123、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表达式:U/U=R/R。1212四、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1、电流规律:并联电路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表达式:I=I+I。122、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表达式U=U=U123、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I=R/R。1221五、解电学题的基本方法:1、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2、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3、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