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县三年规划(送审稿)—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宁县三年规划(送审稿)—1.doc

东宁县三年规划(送审稿)—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3-东宁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总体实施方案(2011年—2013年)按照省市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省市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和县委十四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巩固全国卫生县、全国文明县和全国平安县创建成果,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建设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提升服务水平,为推进沿边“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早日实现“二三十百百千”和“三个翻番”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创建目标和标准(一)总体目标力争3年时间,解决城市环境脏、公共秩序乱和服务质量差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安定,达到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三优”目标。(二)阶段目标根据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总体目标,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实现“三年三大步”。第一阶段:2011年县城区实现治乱除脏,全面整治交通、市容秩序,全面提高优质规范服务水准。做到城乡同步推进,在城乡环境达到洁净化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绿化、美化水平。率先达到“三优”文明城市总目标的要求,积极申报全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示范县(市)。力争成为市级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第二阶段:2012年基本达到创建“三优”文明城市要求,逐步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保持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12年,做好积极申报牡丹江市和全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示范县工作,争取一次达标。第三阶段:2013年全面达到“三优”文明城市总体要求,争创全国山水园林城市。(三)创建标准1、优美环境标准: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城市功能健全完备,城市风貌独具特色,城市环境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山水园林城市。2、优良秩序标准:交通秩序畅通,市容秩序整洁,治安秩序稳定,市场秩序规范,公共秩序面貌一新,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建立起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3、优质服务标准: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公共服务规范便捷,机关和窗口服务周到诚信,市民文明素质逐步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三、主要工作任务(一)创建“洁净卫生”县城。强化城市环境卫生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消灭卫生死角,城市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社区街巷保洁率达100%。落实主要街路“门前四包”制度,普及率达到100%,实现市容市貌净、主次干道净、社区楼院净、重点区域净,推进公共场所戒烟。“以雪为令”,明确清雪分担区,冬季积雪清理迅速彻底,实现“清雪率”100%。开展集中性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彻底改变重点路段、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和县城出入口等区域的环境面貌。加强环卫运输车辆、清扫车辆、垃圾箱、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完善垃圾清运体系,清除白色污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主次干道及巷道、人行步道、城乡结合部道路100%实现硬化。(二)创建“绿色生态”县城。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打造园林绿化精品,完善城市绿化功能,推进花草栽植和大树“进城”,积极推进江南湖公园、绥芬河生态园、西山公园、南山公园建设及龙兴公园、河滨带状公园续建,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绿地率达3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面积占公共用地70%以上,道路绿化率达85%以上,城市新建小区绿地面积达30%以上,旧居住小区绿地面积不少于25%,可绿化村屯绿化率达到85%。(三)创建“低碳环保”县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小烟囱治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棚户区改造,尽快消除城区小烟囱。加大城区空气污染源治理力度,强化重点企业烟尘、燃煤锅炉及油烟、机动车尾气和道路运输扬尘等项治理。大力推广普及越冬耳生产技术,逐步取缔东宁、绥阳两镇城区及周边区域内的春耳生产,减轻春耳育菌养菌时造成的空气污染。力争3年时间,实现年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天数360天。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积存雨水排放的监测和管理,推进绥芬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筹建国家级水质自动监控站,确保污水排放全部达标。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倡导污水再生利用。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推进东升水电站建设,饮用水源水质达标达到100%。治理噪声污染,全面整治交通、工业、建筑施工噪声,杜绝小商小贩居民区摇铃呐喊噪声,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四)创建“乡风文明”县城。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做好镇村规划和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加快农村泥草房改造,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深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