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寺导游词2000字精编.docx
上传人:邻家****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灵谷寺导游词2000字精编.docx

灵谷寺导游词2000字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灵谷寺导游词2000字灵谷寺导游词2000字(精选4篇)灵谷寺导游词2000字篇1进了山门是一般佛寺的格式,迎门是笑口常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是按五代奉化的契此和尚(布袋和尚)的形象塑就,相传是弥勒在东土的显身。佛经所说,弥勒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的华林园继承佛位,又称未来佛。背进了山门是一般佛寺的格式,迎门是笑口常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是按五代奉化的契此和尚(布袋和尚)的形象塑就,相传是弥勒在东土的显身。佛经所说,弥勒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的华林园继承佛位,又称未来佛。背后是身披甲胄,手执降麾杵的护法神韦驮,在警视四众,惩戒犯禁。山门内壁东侧有“灵谷寺龙王庙碑记”。西侧有“祈雨碑”。前庭中立1983年铸万年宝鼎。正面主体是近年重建的大雄宝殿,重檐歇山,楼阁相依,殿内幡幢悬垂,华灯长明.黑花岗石铺地,深沉明亮。中间高台座上一尊主供释迦牟尼佛,鎏金装彩,阿难、迦叶侍奉左右。东西两侧贴壁而立的是二列像设,一列为十八罗汉,一列为二十诸天,把二种常见而又极易混淆的供像集中在一起,兼收并蓄,统而有之。主台背面是大悲菩萨海岛观音,脚踏鳖头,手持净瓶杨枝,左右为善财童子和龙女。后壁东为大智文殊菩萨,座骑青狮,西壁为身跨六牙白象的大行普贤菩萨。殿后为宏大高敞的观音堂。底层供奉开山祖师宝志铜像,上供观音铜像。1994年,观音阁落成,举行了真慈法师升座仪式,这是自太平天国以来的首次升座。东首院落现为“大遍觉堂”,是玄奘法师的纪念堂。中供法师译经坐像,前有十三层木质密檐式塔,塔内供奉法师顶骨舍利。讲到这里,有的游客肯定产生疑问,玄类法师在西安住锡、圆寂,灵骨怎么会转到这里呢?各位,说来话长,这其中又有一段曲折而又与国运共兴衰的故事。唐高僧玄奘,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俗名陈祎。他13岁出家,21岁受戒,精通经论,公元620xx年历经艰辛,西行天竺20xx年,带回经卷657部,创唯识宗,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664年圆寂于长安慈恩寺,初葬白鹿原,继改樊川兴教寺,又因黄巢义军起事迁葬终南紫阁寺。至宋金陵天禧寺可政法师在终南见塔毁寺废,就迎奉至天禧寺,在东岗造塔安葬。明初迁南京名扬中外的大报恩寺。太平天国时期战火纷飞,寺塔又湮没无存。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扩建军工厂,施工挖出石函及珍贵器皿,还有迁葬碑文。日军妄图封锁消息盗走诸物,后迫于国人压力和出于粉饰汪伪政权的政治需要,除在九华山造塔安葬一部分,其余瓜分存于多方佛寺。这里供奉的是当初存于博物院的一部分,几经周折,辗转至灵谷寺供奉。1998年8月,中国台湾玄奘大学法师了中住持向大陆申请分供舍利,经批准,取出2.8863克一粒分供,由两岸僧众护送至台,成为两岸交往,促进统一的盛事。纪念堂前存一座三圣殿,中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及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是属净土宗的特色。寺的最东侧为素菜馆,供应素食斋饭,选料素淡,做工精细,口味鲜美,各位不妨一尝。各位朋友,钟山之麓,还有一些民国要人之墓,从前面“八功德水”开始就是谭墓的墓道了。“八功德水”现用石栏围护,清泉从二龙头中流出,自古相传此水对人体有八种有益功能,是优质矿泉水。泉后路中有一汉白玉赑屃,上驮一碑,现刻“灵谷深松”,原为谭延闿的墓碑。可能在场的朋友们大多不了解这个人,他出身清代大官僚家庭,父官至巡抚(省长),本人为光绪进士,点了翰林,宣统元年任湖南咨议局长,此公精明圆滑,审时度势。辛亥革命爆发趋附革命,又杀害革命党人,夺任湖南都督,又追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历任内政部长、国民党中政委主席、党部主席、国民政府主席,他纵横捭阖,官运亨通,1932年病故,享年52岁。国民政府下令国葬,蒋介石亲选墓地。谭墓依山带水,曲折幽深,具浓厚的江南山水园林风格。第一段墓道350米长,尽头是一圆形广场,中间有一圆形花坛,上植松竹梅岁寒三友。坡道入口有一回柱三门汉白玉石坊,清代式样。柱头有石狮云板,三门横枋上有佛焰背屏立于须弥座上,柱基夹有抱柱鼓石。东南有一石碑,原为国葬令碑;南面有一方石碑,原刻谭的生平,现碑坊上文字都已不存。牌坊内坡道有石马一对,是第二段200米水泥墓道的起点。右转上坡即为祭堂,歇山重檐。面阔五间,梁柱藻井饰以描金彩绘,原门窗镂花金钉。堂前为花岗石祭台,台二例有方形经幢两柱,仿佛教之物。祭堂内原有许多珍稀祭器祭台,抗战期间流失殆尽。台东有一汉白玉牡丹花坛,刻有三圈飞龙图样。顺坡上行,右下方是曲水流觞出自景区。曲水流觞东晋时海西公宴请群僚的流杯渠,又取王羲之兰亭序中临溪饮酒作诗之趣。流瀑阁上有千秋坊、水亭、心亭、香竹芳亭,流水跌宕,层台错落,小桥越溪,林路盘折,完全是山水园林的文人写意,幽雅至极,在墓园中独树一帜。再向西行一段,到了二侧休息亭,便是墓地。主轴南向通直,缓坡开阔,绿草如茵,绿树屏绕,入口平台是汉白玉圆壁的睡莲池,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