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doc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编制人:陈军编制时间:2008年2月班级姓名学号等级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基础知识一、孙中山一生的重要转变-------从“”到“”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二、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所作的斗争A、创立(1894):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B、创立同盟会:提出的纲领。概况:1905年东京,第一个;政治纲领:。内容:民族主义是。民权主义是。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没有彻底的。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C、.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颁布《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性质的成文法。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和的意义:它用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辛亥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D、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三、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①条件: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成功的启发;的帮助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国民大革命开始标志)③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四、甘地1、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领导了印度人民开展了追求独立自主的“”,给的殖民统治以沉重打击。2、在南非的斗争中,甘地的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基本形成。他在实践中创建“”的非暴力训练基地。3、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领导印度人民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由独立的。甘地的巨大声望使他成为印度党的领袖。他的思想也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4、甘地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1948年1月被教狂热分子枪杀。练习1、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努力的结果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2、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对中国社会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在辛亥革命前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式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