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七章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doc

第七章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全球性的震荡”。教材以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其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为典型事例,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的重大挫折。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看,“全球性的震荡”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初期不适应的表现,其中经济危机又是引发战争的一个原因。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虽然简洁,但可以引发多个话题,如战争与和平,战争与科技,分裂与团结,萧条与繁荣,现代化及其反动等。本课时的内容为“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一目。在此目中,教材首先概括了一战的简况(发生时间、战争性质、参战国家、卷入人口和伤亡人数),让学生了解一战带来的灾难;通过分析漫画和德国统治者的言论,思考“一战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以一战中的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为例,凸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并展示了一战中坦克、飞机等武器图片,引出“20世纪战争空前残酷的原因”和“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等话题。教材接着概括了二战的简况(发生时间、战争的发动者、卷入人口和伤亡人数);尤其点明二战的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课文在阅读卡中介绍了“法西斯”一词和《安妮日记》一书,进而列举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揭露了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犯下的累累罪行;同时组织图片和笔墨介绍战争中正义力量如何与邪恶势力搏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二战著名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德意日的投降和联合国的创立,暗示了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共同的危难,维护世界和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因、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合作搜集资料,完成课外补充材料的交流;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严重的灾难;学习将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相联系,拓宽看问题的视野。(2)过程与方法:课前推荐预习内容(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著名人物、新武器等),补充教材不足;通过分工合作查找各种资料,张贴于教室,供全班参看交流(保留一周);课堂中围绕“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和“为什么是全球性浩劫”两个问题展开探究;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对战争与科技、战争与和平等问题进行探讨,鼓励发表各自的观点,在同学间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感受战争的残酷,修正对战争的看法,否定非正义的战争,尽量消除引发战争的隐患;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的浩劫。教学难点: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的浩劫。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课堂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充分利用教材资料,同时适当补充必要的图文资料。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与两次战争相关的图文资料。教师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图,两次大战相关图片(战争场景、战争新武器等),或者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有人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那么20世纪又是怎样的一个世纪呢?一百年前,聆听那190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宣称:“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它将是一种光辉灿烂的前景……我们希望哺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意义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然而正是在20世纪,人类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震荡,它们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真正称得上“世界大战”的,还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不禁要问,在20世纪──为什么会爆发战争浩劫?为什么规模空前?【提问】请学生观察教材图7—1漫画《德国向英国的霸权发出挑战》,并思考以下问题:○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德国国旗。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他会对英国水兵说什么?○英国水兵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议论并回答,教师点拨:因为当时德国正在壮大,工业实力已居世界第二,就是在英国一向称雄的海上,最好最快的船也来自德国的造船厂;德国人说:“当初你们英国人做老大时,可以猛抢殖民地,现在该轮到我们德国人了。”英国水兵可能会与德国水兵发生冲突。【归纳】这幅漫画实际上是反映了英德两国之间的矛盾。类似这样的矛盾,存在于当时的几乎所有欧洲大国之间:法国人想,我要报以前被德国打败的仇,把德国的地盘夺过来,我要重新成为欧洲老大;俄国、意大利,还有奥匈帝国都觉得自己的领土不够大,都看中了弱小的但是很重要的地区,想要占为己有。总而言之,这些国家的想法差不多,都想要──抢夺地盘,争夺殖民地。在此背景下,各国按“我的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或者“我的朋友的朋友是我的朋友”的思路开始寻找自己盟友,对付可能的敌人,于是出现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