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藏族(zàngzú)舞蹈(二)、藏族舞蹈的主要种类1、羌姆羌姆是藏族喇嘛教寺庙中的传统舞蹈,是一种驱疫鬼、谢神灵的面具舞蹈。羌姆有一套严格、完整的程序,表演者多为寺庙中的众僧,表演场地在寺庙内。羌姆的舞蹈注意腿部动作和腿部的弹跳动作。舞蹈在1000多年的发展中,已失去原来的驱鬼酬神的意义,已成为民间娱乐性的舞蹈,羌姆的伴奏乐器有法螺、唢呐(suǒnà)、大鼓、长号、铜号等。2、锅庄是一种自娱性很强的藏族舞蹈,该舞蹈一般由慢到快,有一定的气势和技巧,人们可以尽情歌舞。3、弦子是高原河谷区具有农耕文化色彩的歌舞形式,其中以“巴塘”最为名,是典型的农区歌舞形式。4、果谐作为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果谐意为“围成圆圈(yuánquān)跳舞”,属于农区舞蹈形式。5、堆谐属于表演性舞蹈,又称“踢踏舞”,“堆谐”舞步的特点与一般踢踏舞步不同,它一般在乐曲的前半拍或重拍是抬起,在后半拍或弱拍时踢踏打点,踢踏舞步进行时,膝部一直保持(bǎochí)松弛状态。6、热巴属表演性舞蹈(三)、藏舞代表作品赏析◆藏舞《母亲》背景资料:编导—张继刚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yuànchánɡ)、国家一级导演、著名的舞蹈创作专家,创作的舞蹈作品达360多部,其中舞剧《野斑马》、《一把酸枣》、舞蹈诗《西出阳关》、残疾人晚会《我的梦》等20多部作品分别获得国际、国内、军内最高奖,代表作《千手观音》在2006年春晚大放异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表演—卓玛中央民族大学教员(jiàoyuán),也是一位著名舞蹈演员,得过无数大奖,在舞蹈界享誉盛名。作品描述:第一段:一位老态龙钟(lǎotàilóngzhōng),且身着藏袍的老阿妈又开始了她一天的忙碌……生活的艰辛全都刻画在演员那弯曲的体态之中。第二段:舞蹈优美、流畅、情绪开朗、放达,表现了母亲对生活的爱。轻柔、舒缓的弦子舞似心在述说……第三段:舞蹈回到第一段的沉稳凝重的氛围中,老阿妈步履艰难地走着,安详而慈祥,如同活佛一般地弯曲坐下,显得那样淳朴,让人敬仰,给人深思。作品赏析:1、运用(yùnyòng)藏舞的体态特征成功的刻画出一位默默奉献的老阿妈形象,讴歌了伟大的母爱。2、动作上,主要采用弦子,突出手臂和脚位变化,使舞蹈显得格外朴实、动人,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母亲的身韵。3、技巧上,旋转动作上的发展延伸。从站立到弯曲的旋转,不仅使这一技巧显得更精彩动人,而且使母亲的形象更趋丰满,让观众能从中看到母亲的生命轨迹。4、服装上,一反以往舞台的唯美习惯。5、构图上,定点(dìnɡdiǎn)刻画母亲日夜操劳工作的重复性,大幅度的舞台调度刻画出不平凡的贡献。二、蒙古族舞蹈(wǔdǎo)①体态(tǐtài):表演者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忱,下巴稍抬,“视线”开阔,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这一基本特点在动作中始终贯穿。②动律:为淌拖特点的步伐和上身“划圆”,它们体现了蒙古族雄浑、刚毅、端庄、稳健的性格特征。③典型技巧:表现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性格。④典型形象:蒙古族有“马背民族”之称,游牧民族喜爱飞翔于蓝天的雄鹰,喜爱驰骋在草原的骏马。(二)、蒙古族舞蹈的种类(zhǒnglèi)1、安代:巫师跳神活动2、筷子舞: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一种舞蹈3、盅碗舞: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一种舞蹈4、狩猎舞:自娱舞蹈(三)、蒙古舞代表作品赏析◆蒙古舞《奔腾(bēnténg)》背景资料:获1986年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创作和表演一等奖;1994年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作品经典作品金像奖”。编导:马跃表演:中央民族学院作品描述:引子:在火红的太阳之下,一位威风凛凛的勇士,随着(suízhe)优美流畅的抒情音乐,舞出了草原牧人的青春活力。第一段:震耳的号声响起,骑手从四面八方涌来……由少变多,以不可挡之势向前挺进。队形上以聚散的方式时而横排、斜排……时而方型、三角型……变化无穷。舞出了尘烟滚滚、万马奔腾的壮观。第二段:天幕转为绿色,传出抒情的马头琴声……把观众带入无垠的草原中……舞者们以潇洒的肩、臂、腕等英俊的牧骑动作显示对新生活的赞美。第三段:天幕转为蓝色,在恢宏、壮阔的音乐衬托下,舞者的情绪急转直上。全体舞者布满整个舞台,以柔臂动作呈现千军万马纷至沓来之势,把舞蹈推向高潮。尾声(wěishēng):舞蹈再现了前段的主题动作,并做了扩展。舞者以威风凛凛的牧骑动作,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直速前进。伴随着急促的鼓点声,全体舞者以富有激情和动感的“双跳”接“横叉”之势,在高低明显的对比中,不断反复加强,如骏马驰骋、四蹄腾空。最后挥鞭跳起,落地时嘎然而止,构成巨大的蒙古族动律形态,雕塑般凝住了万马奔腾的气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