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青岛版68——70页。教学目标:a类:能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b类: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c类: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是本课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每人20根游丝每人2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海边的孩子也喜欢小鸟。让我们一起到海边看一看,好不好?2、出示主题图: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大家提个问题吗?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只海鸥?先猜一猜有几只?到底谁猜的对呢?怎样才能数出准确的数呢?(学生说方法)教师说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鸥。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板书:11)你猜对了吗?恭喜你。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数出呢?(学生汇报数的方法,并说明理由。)学生的方法可能有: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3根3根地摆。5根5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评价学生摆的方法,根据学生摆的情况进行反馈和引导。如果认为自己摆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着继续摆其他的20以内的两位数,在摆的过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数)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几个十?还有几根?大家看,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教师演示10根捆成一捆)说明:1就是1一个一。11里面有一个十和1个一。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板书:一个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图)1个一(1根小棒图)2、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小棒。数一数,你摆了几根?你摆的能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吗?说说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还剩3根)教师边巡视边反馈。问: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我们就说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板书:131个十3个一)3、解决:礁石上有几只海鸥?边数边摆。摆完后问:你发现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有没有剩下的?2捆是几个十?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板书:202个十)4、小结: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没用老师教就知道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两个十就是20。我们认识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内我们还有哪些数没有学?5、数数正数、倒数11——20。6、填数练习:有的数字喜欢捉迷藏,悄悄藏了起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7、学习数位同学们,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拨11。(一个一个地拨,满10个后说明在计数器上10个可以进到十位上拨1,个位上是0,继续在个位上拨1)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写的时候,十位上是1对着十位写1,个位上也是1,我们对着个位写1。拨13。拨20。说明:20的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写0。师生互动,拨数。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0到10十一个数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0个新朋友。哪10个?(学生齐数,教师板书课题)你了解它们吗?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1、圈“10”练习。2、写一写,画一画。3、填空。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11——到20十个新朋友。以后我们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们相处啊!板书设计:11——20各数的认识十位个位111捆1根202个十《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目标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