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第06章 成本管理3.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ERP第06章 成本管理3.ppt

ERP第06章成本管理3.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MRPII/ERP生产成本管理6.1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6.2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完全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制造成本计算ERP系统成本构成图成本项目的分类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制造费ERP的成本计算——滚加法基本数据成本滚加的依据成本滚加的过程制造费率的计算成本滚加成本滚加成本计算的前提成本计算的作用制造间接费的分配制造间接费分配的方法步骤制造间接费分配的方法步骤6.3作业基准成本法传统方法与ABC法的区别由图可见,所谓ABC法,是按照各项作业消耗资源的多少把成本费用分摊到作业,再按照各产品发生在作业多少把成本分摊到产品。具体来说,ABC法认为,作业会造成资源的消耗,产品的形成又会“消耗”一系列的作业。也就是说,作业一旦发生,就会触发相应资源的耗用,造成了账目上的成本发生;这些作业一一发生过后,才能历经营销、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从而满足客户的最终需求。这里的作业,包括建立与供应商的关系、采购、入库、支付应付款、安装调整设备、对设备进行操作、安排工作流、更新产品设计、接受客户的定单等活动,贯穿在企业所处的整条供应链中。2)ABC法的步骤以产品装车发运为例来说明:(1)定义“装车发运”所包含的作业。如产品在配送中心装车、把产品从配送中心运至一个销货点等。(2)确定各作业的成本发生因素,即确立依怎样的计算方法把总的产品发运费用分摊到各作业。可以确定成本发生因素为装运的车数、运输的里程等。然后确定各因素的单位费用,如装一车货的平均费用。(3)测算各产品耗用的成本发生因素的数目,计算出各产品应分摊的产品发运费用。3)应用ABC法的收益体现企业在进行各种决策(如自制/外购、定价等)时,往往以产品成本所反映的信息作为依据。ABC法把企业运作流程中的种种潜伏问题映像到产品成本中来,使得产品成本包容了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引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上起“增利减耗”的宏观目标,下至如车间内物品搬运的具体作业操作,ABC法促成了宏观与微观两极之间的贯通。企业中增长最快而又最不容易觉察的成本往往就是“期间费用”。ABC法改原来笼统过账的处理为逐项追究的分析,有效地控制了隐性成本的膨胀。把企业中发生的各种作业可分为两种:增值作业和无效作业。区分二者有一个简单的准则:如果客户愿意为某项作业的发生而追加付款,那么这就是增值作业。ABC法通过把成本分摊到各个作业,从而令那些不增加产品附加值却又增加成本、耗用资源的作业暴露出来,再进一步把它们列入到降低成本和消除浪费的对象范围之内。由于从一个个具体作业着眼,原本“高高在上”的管理与控制“屈尊”到了业务操作一级,让基层的员工触摸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从而减少了持续改进及全面质量管理等思想在企业中推广的阻力与难度。6.4成本差异分析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作用标准成本的特点MRPII成本体系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体系ERP软件中通常设置的基本的成本类型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和现行标准成本优缺点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如经常根据实际情况变动则不利于进行较长期间的趋势分析,反之则不利于日常控制。传统的做法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结果是两方面管理都未做好。而在MRP一Ⅱ软件完善的库存及标准成本数据支持下.很客易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在年初备份现有库存及标准成本数据(基本标准成本),年内各会计期间及时更新成本标准,使之尽量符合实际情况(现行标准成本),以有利于效率评价和成本控制。年末再备份当前标准成本数据,即可与年初数据比较,用作趋势分析。事实上,现有的多数MRP-II软件均提供了标准成本的拷贝、删除及交换等现成工具,以便用户进行上述处理。模拟成本实际成本成本差异分析与成本控制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分析的地位和作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对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通常采用双因素分析法,即从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方面进行分析。这是理论界普遍公认的方法。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消耗量一标准消耗量)×材料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消耗量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实例根据公式计算可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0.6-0.55)×2000=100(元)(不利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000-500×3)×0.55=275(元)(不利差异)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2000×0.6-500×3×0.55=375(元)(不利差异)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00+275=375(元)本例中,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数量差异都大于0,即都为不利差异,这意味着企业采购环节、生产环节(或储运环节)出现了问题,企业需采取对策,以纠正不利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