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山谷中的谜底》。[教材分析]本课讲叙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因此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我们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适当退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弯曲不是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08年4月17日[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探究欲望:1、导语:大自然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还会通过自身的某种现象给人以启迪,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去领悟——《山谷中的谜底》。(齐读课题)2、由课题质疑。3、过渡:跟随文中的两位旅行者前往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山谷中一探究竟。二、初读课文,读议谜面谜底: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这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2、交流:(1)山谷中的谜是什么呢?指名说。(出示图及文字,相机板书:西坡:各种杂树东坡:只有雪)这个谜是否奇异罕见呢?从何而知?再指名读。齐读。(2)那么,谜底又是什么呢?指名说。(出示文字并相机板书)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什么?指名说。齐读。这个谜底是怎么被揭开的?(观看视频)引读谜底。三、精读感悟,了解雪松逆境生存:1、造成这一奇异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小声读课文第3自然段,圈画出认为重要的词句。指名回答。(出示文字并相机板书)东坡的雪大到什么程度?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东坡的雪大吗?指名读,齐读。2、面对着这样的大雪,为什么雪松能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其他的杂树却失去了生机?再次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在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多读几遍,用笔勾画出能帮助你解答问题的语句。指名答。(出示并相机板书)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雪松能生存的本领到底是什么?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都注意到了哪些词语?(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弹性、弯曲、反弹、依旧)齐读。3、雪松还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最让你欣赏?指名答。(出示文字)(1)教师范读。(2)把深有感受的地方圈下来,可以是一个短语、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3)交流:说说有哪些让你惊叹、佩服的地方。(4)把这种敬佩之情读出来。齐读。4、小结:有人说雪松面对风雪只会一个劲的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自由答。再次齐读第3自然段中的谜底。四、升华情感,揭示雪松弯曲启示:1、文中两位旅行收获很大,尤其是第二位旅行者,他得到了一个什么启示?自由朗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2、两位旅行者从雪松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出示)这位旅行者的启示,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在书上这段话旁边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通过一句名言俗语,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当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