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docx
上传人:小新****ou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docx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欢迎阅读与收藏。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登月全过程。2.深入理解登月的重大意义。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赏析生动的语言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入20xx年10月15日,是一个让中国沸腾的日子,你能想起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吗?(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了多长时间?(16个小时)杨利伟只是在太空遨游了十几个小时就令我们振奋不一了。早在1967年,美国的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人就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他指的鹰是指“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古往今来,月亮总是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想,直到1976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阿波罗”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太阳神的名字,那时一个具有伟大力量的人。那么以“阿波罗”来为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宇宙飞船命名,可见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意义重大。下面我们就可以跟随19课作者的笔来跟踪了解这次登月的全过程。教学过程感知内容快速默读课文,把表示事件的关键词语划下来,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用简洁的语言概述。2.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少距离,多长时间?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拿出示意图结合登月的几个阶段进行简要说明。默读完后,四人一组讨论明确:1.本文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时间顺序2.76万公里、195个小时3.准备、升空、登月、返航4.让学生结合自己画的示意图上台介绍。(注:宇航员登月后作了哪几件事情?)研读赏析自由讨论,全班交流1.研读文中重要的议论性的句子“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说说为什么要把时间精确到秒?2.研读文中恰当精美的描写性的句子,谈一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比如:a“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高达一百多米。”b“他们小心翼翼的登上登月舱,……甜甜的睡了七八个小时。”C“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的在狭窄的指令舱里紧紧的握手。”学生再自己找一找文中其他一些生动的描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拓展延伸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前面的彩图以及课件中的图片,对于登月的全过程有没有疑问,或有别的想法,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比如:1.科学家什么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2.在登月的高空,宇航员绘有什么感觉?3.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空中,这样做合适吗?明确:1.开发利用月球2.失重、头晕、呕吐、昏厥3.太空垃圾问题主题探究1.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明确:人类这一小步看起来小,但对整个人类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说明人类可以征服月球;这一小步预示着人类已经在开发并利用月球,并准备向外层空间发展。小结并联想从我们对月球一无所知因而对它产生无数幻想到人类登月成功,这期间人类的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航天技术虽然还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我们相信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也不远了。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2○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③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教学设计新课导入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②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