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pdf
上传人:景福****90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pdf

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引吭.高歌(kàng)菲.薄(fěi)吆喝.(hè)泅.水(qiú)B.惴.惴不安(zhùi)喋血.(xuè)弄.堂(nòng)爱憎.(zèng)C.怵.惕恻隐(shù)熨.帖(yùn)执拗.(niǜ)立仆.(pū)D.长歌当.哭(dàng)偈.子(jì)凫.水(fú)晌.午(shǎng)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引吭高歌”的“吭”应读“háng”;“吆喝”的“喝”应读“he”;B.“惴惴不安”的“惴”应读“zhuì”;“弄堂”的“弄”应读“lòng”;“爱憎”的“憎”应读“zēng”;C.“怵惕恻隐”的“怵”应读“chù”;“熨帖”的“熨”应读“yù”;“执拗”的“拗”应读“niù”。故选D。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别无长物....,但是勤学苦读、终有所成,他们的人生经历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B.医生工作强度和压力都不小,但是每当看见患者在自己的治疗下逐渐康复,他们踌躇满志....,内心充满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1C.抗疫形势严峻,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D.碎片化阅读无法建立起深度的、科学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我们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将被削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俭朴。此处形容古代有很多文人穷困,使用正确。B.“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此处指医生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使用正确。C.“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此处语境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没有长期请假不回来的,把“假”当做“请假”了,望文生义,使用错误。D.“长此以往”,长久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此处语境是指如果我们长久这样下去,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将被削弱,使用正确。故选C。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望无迹凛冽高梁候车B.油腻污秽退辟感概崭新C.眼花缭乱沉默垝垣骐骥D.川流不息揉烂无奈暴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2A.“一望无迹”的“迹”应该为“际”,“高梁”的“梁”应该为“粱”。B.“退辟”的“辟”应该为“避”,“感概”的“概”应该为“慨”。D.“暴燥”的“燥”应该为“躁”。故选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小张出版的两本书,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帮着校对完稿的,他成名后竟然得鱼忘筌....,对此,导师和同学们很不以为然。B.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C.在高三学习经验分享主题班会上,学霸李华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复习应考方面的一得之见....,同学们听后表示受益匪浅,对下一阶段复习充满了信心。D.《长恨歌》以精美的语言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细腻描写了二人缠绵悱恻、不绝如...缕.的情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A.“得鱼忘筌”,意思是:筌是捕鱼的竹器,鱼已捕得,就忘掉筌,比喻成功之后,便忘了原来依靠的东西,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贬义词。语境中指学生忘记了帮助过自己的人,正确。B.“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贬义词。语境中对两位老师是喜爱的,应该用褒义词,褒贬失当。C.“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只能用来说自己。语境中用来说学霸李华同学,谦敬失当。D.“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句中用来形容情思,不合语境。3故选A。5、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江山如画”中,把“江山”比作“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樯橹”借代战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卷起千堆雪”中,把激起的浪花比作“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人生如梦”中,把“人生”比作“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6、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