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建筑热水供应与饮用水供应.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6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设备-建筑热水供应与饮用水供应.ppt

建筑设备-建筑热水供应与饮用水供应.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建筑热水供应与饮用水供应4.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4.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可分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4.1.1.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称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例如,采用小型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供给单个厨房、浴室、生活间等用水。对于大型建筑,也可以采用多个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分别对各个用水场所供应热水。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优点是:热水输送管道短,热损失小;设备、系统简单,造价低;维护管理方便、灵活;改建、增设较容易。缺点是:小型加热器热效率低,制水成本较高;使用不够方便舒适;每个用水场所均需设置加热装置,占用建筑总面积较大。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适用于热水用量较小且较分散的建筑,如一般单元式居住建筑,小型饮食店、理发馆、医院、诊所等公共建筑和车间卫生间布置较分散的工业建筑。4.1.1.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或几幢建筑的热水系统称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优点是:加热和其他设备集中设置,便于集中维护管理;加热设备热效率较高,热水成本较低;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少;使用较为方便舒适。其缺点是:设备、系统较复杂,建筑投资较大;需要有专门维护管理人员;管网较长,热损失较大;一旦建成后,改建、扩建较困难。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适用于热水用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的建筑,如标准较高的居住建筑、旅馆、公共浴室、医院、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大型饭店等公共建筑,布置较集中的工业企业建筑等。4.1.1.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市政热力管网输达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城市街坊或整个工业企业的热水系统称区域热水供应系统。如城市热力网水质符合用水要求,热力网工况允许时,也可从热力网直接取水。区域热水供应系统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设备热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热水成本低,设备总容量小,占用总面积少;使用方便舒适,保证率高。其缺点是:设备、系统复杂,建设投资高;需要较高的维护管理水平;改建、扩建困难。区域热水供应系统适用于建筑布置较集中,热水用量较大的城市和工业企业,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中应用较多。4.1.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因建筑类型和规模、热源情况、用水要求、加热和贮存设备的供应情况、建筑对美观和安静的要求等不同情况而异。图4.1.1所示为一典型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其主要由热媒系统、热水供水系统、附件三部分组成。4.1.2.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由锅炉生产的蒸汽(或高温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经疏水器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的传递作用。对于区域性热水系统不需设置锅炉,水加热器的热媒管道和冷凝水管道直接与热力网连接。4.1.2.2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供水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出来经配水管网送至各个热水配水,而水加热器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网补给。为保证各用水点随时都有规定水温的热水,在立管和水平干管甚至支管设置回水管,使一定量的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以补充管网所散失的热量。4.1.2.3附件附件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自动排气阀、膨胀罐、管道伸缩器、闸阀、水嘴等。图4.1.1热媒为蒸汽的集中热水系统l一锅炉;2一水加热器;3一配水干管;4一配水立管;5一回水立管;6一回水干管;7一循环泵;8一凝结水池;9一冷凝水泵;10一给水水箱;11一透气管;12一热媒蒸汽管;13一凝水管;14一疏水器4.2热水的加热方式和供应方式4.2.1热水的加热方式4.2.1.1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可按下列顺序选择:(1)当条件许可时,宜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作热源。利用烟气、废气作热源时,烟气、废气的温度不宜低于400℃。利用地热水作热源时,应按地热水的水温、水质、水量和水压,采取相应的升温、降温、去除有害物质、选用合适的设备及管材、设置贮存调节容器、加压提升等技术措施,以保证地热水的安全合理利用。利用太阳能作热源时,宜附设一套电热泪盈眶或其他热源的辅助加热装置。(2)选择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为热源。为保证热水不间断供应,宜设热网检修期用的备用热源。在只能有采暖供热的热力管网时,应考虑其他措施(如设锅炉)以保证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