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docx
上传人:觅松****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级诊疗-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docx

分级诊疗-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级诊疗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根据上级“双下沉,两提升”的要求,结合家庭责任医生签约的工作,更好的做好分级诊疗,我简单谈一下我院开展的情况。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分级诊疗,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政策措施可概括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就是需转诊患者原则上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的顺序逐级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转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应及时向下转诊。为有序开展分级诊疗,各层级医疗机构制定和公示本院疾病诊疗目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立全科医学科,负责联系转诊事宜;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级诊疗协议关系和分级诊疗信息平台,预留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和住院病床,确保转诊患者可优先获得转入医院的门诊与住院服务。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于20XX年5月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与**市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进一步促进两级医疗机构协调联动,在农村全面推行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落实县镇人员、业务、财务三统一政策,促进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深度融合,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群众家门口**市人民医院和市级三级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形成了以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紧密型纵向医疗联合体。20XX年底,建成以“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一、医院概况盐官镇卫生院是一所政府举办,并承载着全镇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非营利性综合医疗卫生机构,创建于1952年5月,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卫医院总建筑面积551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2447平方米。共有在职职工6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5名,占职工总人数的%,其中副高级中医师3名、中级职称10名,执业医师18名,注册护士17名。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人员25人(其中65岁以上1人,68以上5人),大专6人,中专10人。医院开放床位30张。全院现有10个临床科室,4个医技科室。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我院充分结合实际先后购买了彩超、血球计数仪、500MA-X光机、CR机、心电监护仪、自动洗胃机、高压灭菌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为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诊疗奠定了基础。二、深化体制改革,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在上级各个部门的领导下,我院明确目标,剔除制约因素,活跃管理机制,医改工作再续新篇。自20XX年5月26日,**市人民医院和盐官镇卫生院共建以来,我院的业务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逐步实现了“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秩序。1-11月门急诊总量为184597人次,20XX年同期141599人次;住院人次255人,20XX年同期214人;医疗集团内部分级诊疗方面,1-11月实现向上转625人次,接受下转住院病人4人,接受下转社区随访人员903人次,较上年均明显提高。另一方面,统一了绩效考核方案,完善和深化了我院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服务意识和水平以及区域内居民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疑难杂症及急症重症更有了“分级诊疗”的便利通道,使病人获得了及时有效的保障,避免延误了诊疗时机。三、完善转诊程序,方便诊疗畅通除危急重症病例和病人及病人家属要求外,对因技术、设备等能力所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病人,原则上由我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上转至上级托管医院,**市人民医院诊疗有困难的病人上转至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诊病人或病人家属持下级医疗机构开具的“分级诊疗单”到**市人民医院就诊;上转病人病情稳定后,**市人民医院应及时将病人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作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同时由社区责任医生严格落实好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市人民医院落实专职人员负责考核,核查回访工作完成情况及病人满意度。四、注重人才培养,壮大卫生队伍人才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再困难也要抽出经费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我院充分利用合作共建的这3年时间,与和海医实现人才“柔性流动”,实现“资源共享”。我院特邀市医院“市级名中医”张伟成主任中医师来专家门诊,同时做好中医传承工作。我院的低年资医生及“富余”医生3人到市级医院实行上挂轮训,公卫科7人去总院学习、统一办公。**市人民医院根据我院业务需求,每周下派以内外科、放射科、B超等相关专家来我院工作指导,强化我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