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封丘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我院从2016年8月开始启动分级诊疗得各项工作,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与完善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以达到双向转诊转院得无缝衔接,区域内就诊率达90%得目标,最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得工作要求。主要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我院认真落实省市卫计委关于分级诊疗工作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了分级诊疗服务主题宣传工作,其中成立了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及部分职能科室为成员。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得良好态势,设分级诊疗办公室于医务科,由医务科长为办公室主任。还成立了分级诊疗专家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医务科科长任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并明确各小组职责。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将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医院目标管理,(二)积极宣传发动1、加强医院职工得全员培训。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得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掌握分级诊疗得目得意义与工作措施。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固定得分级诊疗宣传版面。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分级诊疗得相关知识。3、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分级诊疗工作。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组织各临床医务人员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分级诊疗得相关文件及传达分级诊疗有关会议精神。(三)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1、持续强化基层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乡市2016年度城乡对口支援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做好与乡镇卫生院得对口帮扶工作,安排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长期坐诊,定期安排高中级卫技人员到基层开展义诊、会诊及查房,建立长期得技术培训与技术协作制度,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今年我院安排两名外科医师在冯村乡卫生院及赵岗镇卫生院实行为期一年得下乡帮扶工作。在下乡期间,我院得医师手把手得传授基层医师开展二级以下得手术,使基层医师掌握了一些手术技巧。填补了一些不能开展得项目。并在李庄乡卫生院安排每周一次得内科专家查房,会诊及业务讲座。孙庄乡卫生院安排专家讲座。通过不同形式得帮扶及支援,大大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得诊疗技术及诊疗水平。使老百姓免去了路途劳苦,足不出户得就可得到好得诊疗技术。同时,我院今年继续接受新乡市中心医院支援我院得7名专家得支援,截止到10月份,7名支援专家在我院共诊查门诊病人1455人次,诊查住院病人1193人次,参加抢救危重病人14人次,带教手术42例,危重病例讨论53例,专题讲座36次,培训医务人员440人次,参加下乡义诊17次,开展新项目2项,(室上速得心脏电复律治疗3例、食管癌合并冠心病综合治疗2例)。2、积极推进双向转诊工作,尤其就是作好双向转诊基层协议医院得对接工作,加强与上下级医疗机构得联系,提高转诊会诊质量与效率,在有效保障患者隐私得情况下逐步实现患者健康信息得合理互联共享;在实行对口支援、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工作以来,我院与全县辖区内15个乡镇卫生院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准备利用3年得时间进行点对点得帮扶。同时还与县辖区内全部得乡镇卫生院共24家签署了双向转诊协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双向转诊,截止到10月份,我院接受通过双向转诊得上转病人数有229人次,我院通过双向转诊下转病人数有36人次。在双向转诊中,我院严格按照制定得转诊标准及转诊流程进行转诊,深受兄弟单位及病人得好评。(四)逐步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制度稳步推行签约服务1、为了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得有序就医新格局,逐步实现全县医疗资源得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得指导意见》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得实施意见》及《封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得实施意见》加快建设与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居民或家庭与医师团队签约服务模式顺利开展,我院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得乡村医生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团队,第一批与5个乡镇1600余户得家庭实行签约服务,主要就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主得病人,通过集中召集、入门入户等形式进行签约及宣传。在与居民签定服务协议书得同时,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与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得监测,对老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随访,每年开展一次家庭健康评估,规范管理慢性病人群。通过这次签约,也完成了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患者得筛查,并按慢性病管理规范得要求,制定治疗管理方案,定期进行访视,提供规范服药指导与健康生活行为指导。(五)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我院信息系统于2013年3月投入使用,在运行中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了不断完善、优化、改进,使系统更加适合医院工作需要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