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涵蓄****0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感受爱因斯坦谦虚、慈爱及小女孩率真、可爱的品质。4、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教学关键1、在一言一行中体会人物的特点和品质。2、想象、补充人物之间的故事细节。3、走出故事,观察、评判自己身边相应的人和事。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忆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大作家学到了什么?2、今天看一位大科学家和他的小老师,出示课题。3、质疑:爱因斯坦从小女孩的身上又学到了什么?二、感知1、爱因斯坦的伟大,简介。2、两人身份有如此大的差距,又能发生什么故事呢?3、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要相见了几次?三、细读1、相撞(第1-3自然段)。⑴谁撞上了谁?撞上后各自的反应(如果你是爱因斯坦……如果你是小女孩……)。⑵爱因斯坦抱歉:宽容、慈爱。⑶爱因斯坦长什么样子?他的打扮和穿着如何?⑷“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的心里会想到些什么?⑸小女孩回家后把碰到老人的事告诉了父亲,简单复述。⑹父亲肯定的判断——要说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写话也要抓住人物典型,这样才能一目了然,尝试列举。⑺小女孩纳闷的心理,她心目中“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⑻那个“糟老头儿”,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2、相遇(第4-5自然段)。⑴第二次相见,那老头儿变了吗?(仍是……仍是……)⑵爱因斯坦的话:谦虚。⑶小女孩直率的反问,一般人听后会有怎样的反应?⑷爱因斯坦的反应,体会其宽容、慈爱、惭愧、幽默、亲切。(神态、动作、语言模仿)⑸口语表达:小女孩“一口气”说出穿戴要领。⑹爱因斯坦说的“也许能”含义:改变自己有难度,但也要努力去改变。⑺小结:小女孩的'心中,爱因斯坦是不伟大的。⑻过渡:爱因斯坦到底有没有记住那些穿戴的要领呢?3、相邀(第6-7自然段)。⑴爱因斯坦的等待(有目的),他心里在盘算着什么?⑵小女孩吓了一跳,与第一次相见比较。⑶“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话中包含的意思。(此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先前印象中伟大的人物形象重合了)⑷由穿戴到工作室的转折。工作室里是如何“一塌糊涂”的乱,推测看到“乱”的感受与反应。⑸想象小女孩怎样“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放东西和布置房间。⑹后来,小女孩每天又去工作室做什么?4、相识(第8自然段)。⑴释疑:两人在一起谈什么(相互帮忙)。⑵“给”与“拿”的关系,这样都是快乐的。⑶现在小女孩还认为爱因斯坦不伟大吗?(替小女孩说出她由衷的话语)⑷补充阅读并小结: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四、总结1、小老师都教给了大科学家一些什么?小老师自己又有哪些收获?2、在不断交往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一个人,包括自己。五、拓展1、我们学过之后的收获。⑴要穿戴整齐,布置整齐,参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师生自查自纠)⑵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⑶乐于助人。2、你的家长、老师、亲戚和朋友有没有一些不足,你要发现了会怎么去对待?3、希望你们既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又做一位了不起的小老师。六、作业1、小女孩的母亲见过爱因斯坦之后回家,会和小女孩说些什么?2、如今,文中的“小女孩”已经84岁了,如果她来到我们校园,大家该怎么欢迎她?板书设计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穿戴、放东西和布置房间←——————————爱因斯坦(谦虚、慈爱)(率真、可爱)小女孩——————————→教做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