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2012用.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2012用.ppt

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2012用.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二、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伦敦奥运主火炬的燃料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种燃料?碳酸镁质量很轻,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运动员在比赛时,手掌心常会冒汗,这对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来说非常不利。因为湿滑的掌心会使摩擦力减小,使得运动员握不住器械,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严重时还会使运动员从器械上跌落下来,造成失误,甚至受伤。碳酸镁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样,运动员就能握紧器械,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质量。撑杆所用的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它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而质轻的特点。第四代鲨鱼皮泳衣,由极轻、低阻、防水和快干性能LZRPulse面料组成,是全球首套以高科技熔接生产的无皱褶比赛泳装。在近一个月内产生的16项新的世界纪录中,有13项是由选手穿着这款泳衣创造的。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环境Environment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创造分子。化学的发展史拉瓦锡(1743-1794)建立氧化学说化学元素概念的提出英国——波义耳——1661年[交流研讨4]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侯德榜的座右铭——勤能补拙,勤俭立业。准备笔记本,正规作业本,错题本课前预习(认真对待、坚持)上课前两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上课提问课上听讲(不睡觉、适当记笔记、勤思考)课后作业(独立、高质量按时完成)作业于第二天上午大课间前交上保存资料(作业、练习、考试题、备好错题本)1、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发现元素周期律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2、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侯德榜B.李四光C.华罗庚D.邓稼先3.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范畴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原子弹发生剧烈爆炸D.生产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3、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4、法国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最早提出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的结论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D.能用加热HgO的方法抽取O25.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属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烧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7.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含磷洗衣粉B.酒精C.氟利昂D.含汞电池9、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热爱化学陈呈旺我不可能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选择了高中便只顾三年如一日,风雨兼程我不去想征程中的冷雨寒风既然目标是“一批”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体验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坎坷只要热爱化学成功,就在意料之中让我们共同感受化学、学好化学!谢谢大家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俄国化学家(1834-1907)居里夫人告诉我们: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侯德榜的座右铭——勤能补拙,勤俭立业。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2000年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2年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