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逆反心理及教育对策.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生逆反心理及教育对策.doc

学生逆反心理及教育对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生逆反心理及教育对策石光兴(贵州水城南开中学)在学生中常有这样一些怪现象,有时表扬一个学生,却引起另一部分学生的不服气,他们对教师不满,对表扬的学生疏远,将受表扬的学生孤立起来;有时批评一个学生,反而引起许多同学对他的同情和辩护,使被批评的学生更加趾高气扬起来,对教师耿耿于怀;更有一些学生,你要他这要做,他偏要那样做,处处和你“顶牛”、“对着干”。如,教师点名批评了一个在课堂上偷偷看小说的学生,并把小说没收了。这个学生却不服气,第二天他从家里又拿来一本小说在课堂上偷偷地看,背地里还对同学说:“老师不让看,我偏看。”对此,老师感到无能为力。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为什么要和老师过不去呢?从心理学上说,上面学生的种种表现主要是因为产生了逆反心理所致。这种心理反应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你说正,却使人产生负的感觉,从而引起负向的要求和行动。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从学生方面看:第一,学生的嫉妒心。有的学生思想水平很低,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本来教师恰当的表扬一些好学生这是正常的事,可是他们一听到表扬好学生,就会产生嫉妒心理。他们有时也想把成绩赶上去,但是不能。看到了别人取得了成绩,羡慕之余,为自己得不到老师表扬而懊悔、伤心,嫉妒心理油然而生,由此用诋毁别人的成绩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虚。第二,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人人都有,特别是进入少年期以后的学生,由于成熟感、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威信、名誉,需要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尊重。因此,当他们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损害,影响威信的时候,就会对触犯他的人产生反感甚至对立情绪。他们为了挽回面子,发泄内心的不满,维持心理平衡,就和教师作对,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甚至破罐子破摔。第三,学生的好奇心。青少年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容易受暗示。有时你越是一味反对、禁止他们的事,越会引起他们的疑虑、揣度、推测和好奇,由些会加剧他们的探求心理,非追根究底,把问题探明白不可。所以我省教育家汪广仁校长曾说:“好奇是学生正面积极求知的兴奋剂,好奇也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催化剂。”从教师方面看:第一,教师偏心、主观武断。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不能有亲有疏,否则,就会使学生对教师有成见。有的教师对优秀学生看优点多,看缺点少,甚至看不到缺点,特别是某些教师过分夸大某个学生的成绩,这会使大多数学生不服气,从而用各种方式来反对老师。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看到缺点而看不到优点,甚至夸大缺点,采用过火的教育,这就容易使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不讲道理,待人不公平,从而对被批评的同学抱以同情、怜悯的心理,开始对老师有意见。第二,教师粗暴,教育方法简单。同样的事情,教师采用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会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比如对待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是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善意地找个别学生谈话,还是在班里大会小会地批评,学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前者可能使学生顺从地接受教育;后者就可能促使学生和老师闹对立,老师越是批评,学生越是不服气,处处和老师过不去。第三,教师言行不一,缺少威信。汪广仁校长1982年就说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要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这样学生才能信服老师,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假如老师要求学生一个样,自己做的又是一个样,对学生严,对自己宽,或者是要求学生做的和自己做的自相矛盾,学生就会不服气,产生抵触情绪。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既有他们的主观因素,也有教师的教育态度、方法的的失误等客观上的原因。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能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和妥善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和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呢?对学生逆反心理对策应该如何?第一,注重班集体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学生对教师在班级提出的表扬、批评、号召和要求等做出的心理反应,总是和班级的风气相联系的。如果班风正,每个学生都积极向上,有正义感,教师在班级提出的正确意见就会得到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拥护;如果班风不正,歪风邪气占上风,教师一些正确意见也可能被曲解。优秀学生受到孤立,一些调皮的学生胡作非为,不受约束,就会干扰教师正确意见的贯彻。所以说,教师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风气,才可能防止学生一些逆反心理的产生。第二,对待学生要公平,教育方法要妥当。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感情用事。不要见到好学生就喜笑颜开、笑脸相迎,见到差学生就紧皱眉头、横眉冷对。在感情上不要有亲有疏,把学生分成等级。表扬好学生不夸张,批评差学生不过分。批评学生要讲方法,对学生要多做些引导、耐心地说服工作,态度要和风细雨。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特别允许学生给老师提意见。这样,师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