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docx
上传人:觅松****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docx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10年4月17日,我们国防生团支部组织对陆军讲武堂旧址进行了参观,所见所闻,让我深受鼓舞、教育.在近代的云南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据不完全统计,从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鲜、越南来留学的青年达200余名.1930年,龙云在讲武学校成立滇军教导团,龙自兼团长,除步、骑、炮、工四兵科外,增设宪兵、经理、交通三个区队以培养专业军官.教导团共办三期.至此,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1938年,该校按黄埔军校系列,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黄埔军校的9个分校,均由蒋介石兼校长,具体实行主任负责制,昆明分校由龙云兼主任.依照黄埔军校系列定为黄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训各类学员近8000人.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办.讲武堂师生在后来的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中国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从参观中,我不仅了解到了陆军讲武堂在近代中国乃至部分国家地区所起的作用、培养的人才,而且我还从中学习了到了当年陆军讲武堂师生救亡图存、推翻压迫的勇气与爱国热忱.作为一名未来的共和国-军官,我也应当义无反顾地勤学苦练,报效祖国,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疆土安宁奉献毕生.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中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