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轨道道岔铺设及养护人工铺轨方法一、测量定位铺设前需作线路测量定位,其方法是提前设置线路中桩和水平桩(一)中桩铺轨前应钉设线路中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距:直线不得大于25m,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l0m。2.在曲线起讫点、缓圆点、圆中点和圆缓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点及岔头、岔尾点,均应钉设带钉的中桩。3.隧道内的中桩可标记在边墙上。(二)水平桩水平桩应在铺轨后、铺砟整道前钉设,并符合下列规定:1.桩距:直线不得大于50m,曲线不大于20m。2.线路纵断面变坡点和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水平桩。3.水平桩应钉设在道床外的路肩上(曲线地段钉设在内侧路肩上)。二、铺轨温度的选定钢轨温度在式(1c416031-1)范围时,为最佳铺轨时间,一般情况下,应安排在此条件下铺轨。三、铺底砟铺轨前,应先铺部分道砟。双层道床宜按垫层厚度铺足,单层道床铺设厚度宜为150~200mm。顶面应平整,中间拉成槽。铺设混凝土枕地段,中间凹槽宽宜为600mm。道砟来源困难时,铺轨前可在每股钢轨下先铺厚度不小于100mm、宽度不小于800mm的2条道砟带。四、铺枕1.轨枕宜用平板车或低边车运往工地。2.人工搬运轨枕的距离不宜大于50m。3.轨枕严禁抛摔。卸车时,应防止轨枕滚落到路堤外。卸车后应有专人检查清道,4.轨枕应按规定数量散布均匀。5.混凝土枕上应标示中心位置,布枕时对准线路中心线。6.木枕应按一端取齐的要求布设,布设时应宽面在下,底、面宽度接近的,应使树心面向下,钻好道钉孔后应做防腐处理。7.同一种类的轨枕应集中连续铺设(不同类型钢轨接头处除外)。两个木枕地段间的长度小于50m时,应铺设木枕。8.同一种类不同类型的轨枕不得混铺。在不影响轨道设计强度条件下,可成段铺设与没计不同类型的轨枕。同类型轨枕成段铺设的最小长度,国家铁路的正线、到发线轨道为500m,其他线和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轨道为200m;困难条件下,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的站线轨道可减少到50m。9.钢轨接头前后应各铺设不少于5根同种类同类型的轨枕。五、铺轨钢轨应按铺设顺序成对装车,同一轨节的2根钢轨,应装在车中心线两侧的对称位置。缩短轨应装在铺设位置的同侧。钢轨应采用相对式接头。直线地段同一轨节宜选用长度偏差相同的钢轨配对使用,相差量不得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随时调整抵消,累计不得大于15mm。曲线外股用标准长度轨,内股接头位置超限时,用厂制缩短轨调整。两股钢轨接头位置相错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国家铁路的正线和到发线上,直线地段应不大于40mm,曲线地段应不大于40mm加采用的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2)在国家铁路的其他线和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上,直线地段应不大于60mm,曲线地段应不大于60mm加采用的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3)曲线尾剩余的接头相错量,宜利用钢轨长度偏差量在曲线内(困难时可延伸到直线上)调整消除。必要时,可在曲线尾插入1根相应缩短量的缩短轨。不得用调整轨缝的办法消除接头相错量。人工搬运钢轨距离不宜大于50m。倒运轨料的小平车,应有制动装置及2个以上的止轮器。连接钢轨时,必须按规定预留轨缝。各接头可先上不少于2个接头螺栓。待在直线上至少每隔6m,曲线上至少每隔3m固定轨距后,才准放行小平车送料。实际预留轨缝,应根据铺轨时轨节对中的偏移程度和平顺状态,按式(1c416031-3)的计算值略予加大,加大值不宜大于2mm。工程列车送料前,钢轨接头螺栓和轨枕扣件应补足上好,并拆除轨隙片。孰道方向应直线顺直,曲线圆顺,中线对正。轨距符合要求机械铺轨方法一、施工准备按1c416031规定设置线路标桩、选择铺轨温度和铺设底砟。二、轨道部件的质量检验及储存轨料及部件存放参见1c416013----轨道部件的质量检验及储存。1、铺轨基地设置铺轨基地设置参见1c416013------铺轨基地。四、轨节组装1.轨节组装方式可按工程规模大小、施工单位技术装备能力,选用活动工作台或固定工作台生产线。规模较大的铺轨工程,宜选用活动工作台生产线组装轨节。2.轨节生产应按铺设计划表进行。各工段用料规格、数量必须执行计划表的规定。计划表主要内容应包括:轨节编号及铺设里程,钢轨类型、长度和曲线内股缩短轨缩短量,相对钢轨接头相错量,轨枕种类、类型、数量和间距布置,轨枕扣件号码或每块垫板道钉数,曲线半径、转向和轨距加宽值,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的说明。轨节计划铺设里程应及时根据实际铺设里程调整,并对计划表作相应修正。3.钢轨连接配件和轨枕扣件应分类堆置在相应工段的生产线两侧,并在生产过程随时补充。堆置高度不应大于1.2m。4.组装轨节时,应在一轨钢轨轨腰的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