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数学校本培训设计作业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校本培训设计作业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柳市镇第十二小学朱旭芒1.作业设计题目:在学生学了日历表之后,让学生回家后根据2013年的日历设计日历表,这样的练习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C组要求:只要能设计出日历表即可B组要求:不仅能设计后一年的年历表,还能设计出前一年的日历表A组要求:能够设计出任意一年的日历表。作业设计意图:众所周知,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那么学生也能够更好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所以设计这种拓展性的题目,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非常有意义的。2.作业设计题目:用指定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关系。C组要求:只要能求出十个以内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B组要求:对于任意个小正方形拼成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均能求。A组要求:不仅能求面积和周长,还知道拼成什么图形周长是最大的,面积是相等的。作业设计意图: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他们布置不一样的作业,布置最适合他们的作业,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更乐意去学习。所以这里我就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以上三类,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第二篇:三年级下册测试题数学作业三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苏教版)一、直接写出得数。20%90÷3=96-8=3×14=64÷2=25-5=24÷8=20×8=48÷4=56+9=82÷2=7×11=80÷8=74+20=84÷4=40÷4=77÷7=69÷3=84-4=二、列竖式计算。(加★验算)25%★97÷3=★78÷6=94÷4=83÷4=三、先估算,再连一连。20%65÷392÷247÷387÷467÷3十几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71÷556÷284÷797÷380÷5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18%①□÷3=31……2②□÷4=22……□③□÷□=18……4④□÷3=□……□⑤□÷□=□……3⑥□÷□=12……□五、解决问题。17%①书包每个46元、笔记本每本4元,开学了,小明用100元去买了1个书包,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②3个老师和62个学生坐船过河,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要多少只船才能一次性把他们运走?③一本《童话故事》85页,小华准备一星期看完,小华每天应看多少页,你能帮他安排一下吗?平顶山市叶县龚店乡中心小学刘秋红第三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例2《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龙溪小学:秦坤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例2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适时地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衣服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今天在这里由秦老师跟同学们上课,同学们欢迎吗?生:欢迎。师:声音再响亮点老师会更高兴的。为了表示对同学们的感谢,老师想跟你们握个手,可以吗?师生互动(有意遗漏个别学生和重复握个别学生的手)师:哎呀,老师跟哪几位同学握过几次手了呢?生汇报三位、四位……师:跟老师握过手的同学请起立。几位?问:说少的学生算漏了谁?并指明这种情况叫做“遗漏”(板书:遗漏)继续问:算多了的同学把谁数多了,指明这种情况叫做“重复”(板书:重复)师:那同学们谁能帮老师想个好的办法,再老师握手记人数的时候,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呢?(在重复与遗漏前边板书“不”)预设:一组一组的握、一排一排的握或一桌一桌的握引导应该说明要按顺序握手才能“不重复、不遗憾”并相应板书“有顺序”2、小结:看来呀这种有顺序的方法真好,这样我们就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那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种有顺序的方法来学习今天的知识,(课件显示)大家读出来——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中的学问。二、自主探究新知。1、自主寻法,感悟有序。师:每天早晨起床我们要穿衣服,还要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去上学校。对吧?在这“穿衣服、吃早餐、行走上学”等事情中也有搭配问题,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两件上装、三件下装的图片)生汇报看见的衣服名称提问:跟你们看到的一样吗?(生:一样)这么多的衣服老师可以怎么搭配着穿呢?预设:短衣配短裤师:对,短衣配短裤穿,其实就是用短衣和短裤进行搭配。如果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是一种搭配方法,那么这些衣服只有一种搭配方法吗?(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