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ppt

中国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学家一、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建设?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华视点:社会管理创新着力破解四大难题难题一:社会矛盾日益复杂正确调处考验智慧难题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科学协调体现能力难题三:服务意识关系宗旨关键在于尊重群众难题四:大家事情大家来办形成合力事关全局2011-2-2413:45来源:新华网当今社会生活复杂化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使得经济总量极大地增加,而其多元性、复杂性必然同时增加并导致利益群体分化、社会结构多元化;此外,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方式原比国家垄断型资源配置方式要复杂和多元,市场经济本身要比计划经济复杂的多;整个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球化,国际交流与互动日趋密切和频繁,这使得一个国家所处的世界环境与国际关系也变得空前复杂,不同的世界性因素的涌入不可避免地催生经济社会生活的改变与多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快速变化,例如互联网技术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时空关系;大众消费社会的来临,新的消费品、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分化,其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城市化转变。这一社会结构的转型过程将原来分置于城乡和不同地域的多种异质性因素聚合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社会融合与社会冲突并置,文化认同与文化区隔交织,必将大大地增加经济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而治理也从以相对简单的乡村社会为主转变为以复杂多元的城市社会为主。上述几方面因素可以说使得我们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得空前复杂起来。这种复杂化的经济社会生活,客观上要求一种更强更有效的治理能力。问题在于这样的一种要求,最后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更复杂、更有效、更多元的治理方式,即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的治理模式,以满足复杂的社会生活治理的要求,这是一种可能性。而在现实当中,还有另外一种更为实际的可能性,这就是在缺少自主的社会、同时也缺少自主的市场的情境下,这一现实取向的对更有效治理的需求,很容易转换为对更强大权力的呼唤。换言之,当今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要求国家有更强的治理能力,而这种要求可能直接转化为对权力的渴望、甚至是对专制性权力的呼唤。社会管理中的政府管理和社会自组织能力日本地震时,日本大国民大社会的底盘发挥巨大作用。这次日本政府的表现颇遭人诟病,但是政府的无能并没有导致毁灭性后果,因为,政府并不是这个社会仅有的承重墙这个社会是一个自治的社会:一个自治的社会是一个多中心的社会,多中心的社会有着密如蛛网般的承重墙,其中某道承重墙或某几道承重墙的塌陷,影响不过是局部的,不足以造成全局塌陷。以NHK为代表的日本媒体,没有恐慌,但也没有煽情,而是以无微不至的、平实而精确的信息服务,让国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了若指掌。公共媒体不仅成了信息高地而且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有人慨叹,NHK在救灾中所起的作用,甚至比日本政府还要大。日本的学校、社区、民间社团,都不约而同地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没有行政命令,也不需要行政命令,几乎本能地投入了有序的救灾之中。免费的公用电话,免费的避难物资,免费的食物供给,有序而畅通的公共交通社会管理迫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努力协调利益关系劳资关系作为解决利益关系的突破口化解缓解社会矛盾社会生活的规则化法治化、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建社会基础秩序社会生活的底盘营造好的社会生态合理的社会结构与生存发展的机会二、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均衡机制收入差距的状况与演变趋势在2002年亚洲开发银行第三十五届年会“中国日”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指出:按照国际通行的判定标准,中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中国当前社会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这是中国首次公开承认进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到90年代末为0.458。这一数据除了比撒哈拉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稍好外,贫富悬殊要比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