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要如何养生.docx
上传人:音景****k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寒节气要如何养生.docx

小寒节气要如何养生.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寒节气要如何养生小寒节气要如何养生起居养生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冬季的养生重点是“收藏”,到了小寒左右更是要重视“藏”的问题,人体处于严寒当中,受到寒冷的刺激,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维持正常的工作,只能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因此适当进补和适当休息就成了这个节气的首要任务。勤晒太阳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容易产生情绪抑郁、懒散昏睡等情况,而且有些人年复一年地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寒冷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的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导致情绪紊乱。对待这种冬季特有的抑郁情绪,我们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充足的阳光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阳光可以让人很快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情绪中摆脱出来,心情变得舒畅。更有养生人士认为冬季的阳光可以作为养生的重要部分-称为“光养生”,10:00~14:00之间的阳光最好,每次可以晒20~30分钟。睡好子午觉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有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子时(23:00~1:00)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熟睡,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中医理论中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午时(11:00~13:00)“合阳”时间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饮食养生小寒节气的养生重点是“滋补优先”。跟外部的天气一样,人体到了小寒也呈现“阴盛阳衰”的状况,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身体需要更加充足的营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耐受寒冷的能力和免疫功能。适当补充热量的来源-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够帮助我们维持体温平衡和抵抗力。多吃“红色食物”冬季气候寒冷,人易患感冒,吃“红色食物”可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胡萝卜、红椒、番茄、红枣、红苋菜等“红色食物”中,富含β-胡萝卜素,不但能清除人体氧自由基,而且参与合成维生素A,对人体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另外,冬季在吃主食时适当加入红豆、红薯等“红色食物”,可弥补大米、白面中的营养缺失,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对主食中营养的利用率,被称为“红色生力军”。靓汤过冬虽然小寒的养生重点是“滋补优先”,但对于正常人来说,适度增加一些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多吃肥腻或为了“补”而进补。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季节,普通人晚餐时增加一碗汤的内容也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靓汤可以用素菜、鸡、鱼或者骨头来煲。冬季喝汤的时候,在喝的同时也可以适当进食一些靓汤中的汤料,这是因为相对于汤汁来说,汤料中有一些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存在,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助。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受天气影响最大。寒潮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道坎。低温使得呼吸的局部温度很低,毛细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的纤毛活动减慢,气管排出细菌的功能减弱,同时由于干燥,呼吸道黏膜弹性减少,免疫力下降,排泄异物的功能减退,导致细菌及病毒在呼吸道生长。预防: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适应环境,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白天要适当开窗通风,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风口。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时治疗或不注意采取保暖措施,病情加重后会诱发支气管炎。所以,在低温天气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在冬季应适当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预防肠胃病在寒冷天气,胃肠道的活动增加,腺体分泌旺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往往频发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数发生在寒冷的季节。预防:冬天肠胃病的预防首先要适时增添衣被防寒保暖,要漂亮更要健康,避免胃肠受寒,不吃生、冷、硬、炸食物,不喝冷饮,不要空腹喝牛奶或者酸奶。其次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温热清淡的食物,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第三要调整生活起居,按时休息,不要熬夜,要常常运动,以便促进新陈代谢,待着不动容易影响到消化系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肠胃病发生。预防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更高。冬季严寒,血管收缩,血压易升高,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小寒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病要注意几个方面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