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讲:数据库设计概述、规划、需求分析9.1数据库设计概述9.1.1数据库设计的内容与特点9.1.2数据库设计方法图9-1数据库设计过程9.1.3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规划阶段(总体目标和技术路线,得出数据库设计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对数据库设计的进度和人员分工做出安排)需求分析阶段(弄清用户要求,是基础。影响到数据库设计的结果是否合理与实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独立于计算机的数据模型,独立于特定的DBMS。它通过对用户需求综合、归纳抽象、形成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是各用户关心的系统信息结构,方便与用户交流,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进行优化)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设计一个在限定的软、硬件条件和应用环境下可实现的,运行效率高的物理数据库结构)6.数据库实施与维护阶段(根据逻辑结构设计及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9.2数据库规划9.3需求分析9.3.1需求分析的任务9.3.2需求分析的方法9.3.3需求分析的步骤2.确定系统的边界在上述用户活动图中确定计算机与人工分工的界线3.分析用户活动所涉及的数据在处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时,他们所用的数据也逐级分解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数据流图(DFD,DataFlowDiagram):从数据流的角度描述一个组织业务活动的图,从数据和数据加工两方面来表达数据处理系统工作过程,是用户和设计人员都能容易理解的一种表达系统功能的描述方式。用上面带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用标有名字的圆圈表示数据的加工处理,用直线表示文件(离开文件的箭头表示文件读、指向文件的箭头表示文件写),用方框表示数据的源头和终点。查询处理4.分析系统数据数据字典(DD,DataDictionary)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所得到的主要成果,是对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所有数据元素给出逻辑定义和描述,也是数据库设计者与用户交流的又一个有力工具,可以供系统设计者,软件开发者、系统维护者和用户参照使用。四个部分:⑴数据项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别名,数据项含义,数据类型,字节长度,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它数据项的逻辑关系}⑵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描述={数据文件名,组成数据文件的所有数据项名,数据存取频度,存取方式}如:图书={组成:图书编号、书名、评论、出版社标识、价格、出版日期、图书类别,存取频度:M次/每天,存取方式:随机存取}⑶数据流数据流描述={数据流的名称,组成数据流的所有数据项名,数据流的来源,数据流的去向,平均流量,峰值流量}⑷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加工处理描述={加工处理名,说明,输入的数据流名,输出的数据流名,处理要求}思考题:第二讲: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回顾:数据库设计的步骤9.4概念结构设计9.4.1设计各局部应用的E-R模型9.4.1设计各局部应用的E-R模型(续1)9.4.1设计各局部应用的E-R模型(续1)9.4.1设计各局部应用的E-R模型(续2)9.4.2全局E-R模型的设计1.依次取出局部的E-R图进行集成2.检查集成后的E-R模型图,消除模型中的冗余数据和冗余联系集成后的全局E-R模型,如图9-9所示(省略了部分实体的属性)9.5逻辑结构设计9.5.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9.5.2关系模型向特定的RDBMS的转换9.5.3逻辑模式的优化采用关系规范化理论和关系分解方法作为优化设计的理论指导9.5.4外模式的设计思考题各种常用范式:第三讲:物理结构设计与数据库维护9.6物理结构设计9.6.1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与方法9.6.1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续1)9.6.2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2.普通索引的选取凡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性或表,不宜建立索引3.聚簇索引的选取在建立聚簇后,应检查候选聚簇中的关系,取消其中不必要的关系9.6.3确定系统的存储结构9.6.4评价物理结构9.7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9.7.1数据库的实施9.7.2数据库试运行9.7.3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思考题第四讲:数据库应用的结构和开发环境ODBC9.8.1数据库应用模型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型,几种形式:多层应用模型B/S结构的三个部分9.8.2数据库应用开发环境ODBCODBC体系结构2.ODBC数据源的配置2.ODBC数据源的配置(续1)3.ODBC接口函数ODBC接口函数分组ODBC接口函数分组(续1)ODBC接口函数分组(续2)ADO(ActiveXDataObjects)是一个封装了OLEDB功能的高层次对象模型接口。下面以VB编程环境为例,说明使用ADO进行数据库应用编程的主要环节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