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1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琵琶行并序教案.docx

琵琶行并序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琵琶行并序教案琵琶行并序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琵琶行并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琵琶行并序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白居易的有关常识。2、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教学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感受“声中之情”【教学方法】诵读、研读、小组合作学习【课前预习】1、反复诵读诗歌,阅读《金版学案》第72走进作者探究背景,74页的审美鉴赏。2、结合注释,疏理课文,初步感受诗意。[教学过程和要点]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结合初中学过的课文及《金榜学案》72页介绍)。三.赏析课文1、听课文朗诵,引导学生疏理课文。(依据《金榜学案》74页审美鉴赏)“闻琴声——品琴音——谈琴感”。2、学生自学并串讲小序,了解小序的作用。3、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琴声”。4、课堂小结。四.【当堂检测】:试背第一段五.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学案》75页(二)的3、42、预习:疏通翻译第二至第五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完成教学重难点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二、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欣赏这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及描写无形的音乐所运用的方法)2、朗读这些句子,师生小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3、朗读第三段分析琵琶女4、朗读第四、五段分析白居易的命运5、比较分析琵琶女与白居易的共同命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课堂小结。三.【当堂检测】:试背第二段四.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学案》78页,79页14——16题2、背诵《琵琶行》全诗。琵琶行并序教案2【课例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生:白居易。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生:诗歌的一种体裁。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生读小序)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生:落魄失意。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师:你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讲吧,现在如果是站在琵琶女这个角度,你觉得她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去读?生:悲凉。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学生自由组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