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琵琶行(并序)》学案.doc

《琵琶行(并序)》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快乐复习☆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郓城一中2008级内部材料)☆高效备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页共NUMPAGES3页《琵琶行(并序)》复习学案教学设计:李召峰审核人:白凤龙孙文运夯实文言基础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浔阳(xún)枫叶(fēng)瑟瑟(sè)迁谪(zhé)B.慢捻(niǎn)霓裳(ní)六幺(yāo)嘈嘈(cáo)C.幽咽(yè)暂歇(zhàn)乍破(zhà)转徙(xī)D.收拨(bō)裂帛(bó)钿头(diàn)银蓖(bì)2.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①明年秋②委身为贾人妇③曲罢悯然④今漂沦憔悴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整顿衣裳起敛容⑦恬然自安⑧因为长句⑨暮去朝来颜色故⑩曲终收拨当心画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⑦C.①③⑧⑨D.④⑤⑨⑩3.选出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A、遂命酒,使快弹数曲B、转轴拨弦三两声凡三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划C、冰泉冷涩弦凝绝D、如听仙乐耳暂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广暂腾而上胡儿马4.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6.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7.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点字的含义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②转轴拨弦三两声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臣请入,与之同命。③冰泉冷涩弦凝绝④满座重闻皆掩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座中泣下谁最多⑤举酒欲饮无管弦⑥是夕始觉有迁谪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自言本是京城女⑦感斯人言⑧琵琶声停欲语迟凡六百一十六言今夜闻君琵琶语自言本是京城女⑨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8.填空①《琵琶行》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_朝诗人。诗中富有哲理性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的“行”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忽闻水上琵琶声,。③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成曲调先有情。④大弦嘈嘈如急雨,。嘈嘈切切错杂弹,。⑤别有幽愁暗恨生,。⑥,老大嫁作商人妇。⑦我闻琵琶已叹息,。同是天涯沦落人,。⑧其间旦暮闻何物,。,往往取酒还独倾。9.说明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的区别。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今义: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今义:③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今义:④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今义:10.白居易在《琵琶行》一首诗中,最擅长用景物画面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你背出三处这样的景色描写句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甲”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乙”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丙”的感慨?11.甲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C.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B.细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色等闲度12.乙处最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