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课程培训■主要内容:1、围绕新编制办法的新增内容2、总体规划编制中的一些长期困扰的重点问题3、编制过程中的一些新理念、新方法■介绍方法:1、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各种观点和应用2、主要案例城市:北京、天津、合肥、苏州、安阳、襄樊、包头、郑州第一部分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综述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传统城镇体系理论:三结构,一网络一主三副两轴“一主”指襄樊中心城区。“三副”指指老河口城区、宜城城区、枣阳城区。“两轴”指2条城镇发展轴,分别是武银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襄樊段城镇复合发展轴、襄荆宜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襄樊段城镇复合发展轴。一心、四城、两轴、一带中心城市(>100万)副中心城市(20-50万)县域中心城市(10-20万)建制镇(5-10万)建制镇(2-5万)乡镇(<2万)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划分(一)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划分(二)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划分(三)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划分(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二)与旧版编制办法相比突出了四大变化(一)与旧版编制办法相比突出了四大变化(二)与旧版编制办法相比突出了四大变化(三)与旧版编制办法相比突出了四大变化(四)工作范围和内容二、规划的主要内容1、资源与环境规划分析2、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分析A)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北京市域人口规模的预测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加以校正,包括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和综合增长法北京根据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和综合增长率法,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暂住人口450万人左右。苏州规划采用人口分性别年龄预测法、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法和综合增长率三种方法预测。综合三种预测方法的结果,规划确定:2010年总人口980万人;2020年总人口1100万人;-市域总人口年均增长1.4%;-基础设施按1200万人规模预留。B)市域城镇建设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1)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和分配北京新增城市建设用地采取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并重开发建设的方式。存量用地以城市建成区更新改造和村镇整合为主,增量用地适当占用部分农田。北京建成区再开发存量建设用地理论潜力约120平方公里,村镇整合存量用地理论潜力约270平方公里,两者合计390平方公里。本次规划新城建设用地约占用基本农田130平方公里,约占基本农田总量的4.3%,所占用的耕地应通过存量用地的复垦进行平衡。B)市域城镇建设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2)市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2、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分析两轴两带多中心中心城-新城-镇上海“1966”市域城镇体系按照体系呈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的原则,规划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3、重点城镇的发展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主要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文化、会展、商业服务、教育、科研、居住等功能,承担城市东部副中心的作用。顺义新城分区政策和空间管制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区域协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分区政策一般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产业、交通发展的要求,提出市域范围内不同政策分区,同时,不同分区实施不同的空间管制,实施不同的引导和控制要求,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1、主城区次区域2、东部平原次区域3、南部平原次区域4、西部山区次区域5、北部平原次区域6、北部山区次区域水源保护强化都市区规划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覆盖国土的区域规划背景: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财政、产业、土地,需要配套的空间政策体系。国家宏观调控逐步法制化和健全的基本保障。土总规:正逐步从指标配置走向规范管理和长效机制并重的土地功能区划管制。分区与约束性指标成为新的组合管理手段。国土规划出台是发展的时代任务。规划一张纸,城乡全覆盖规划由来——发达地区的空间管理问题城乡居住体系变化要求全覆盖的规划小城镇是县域中心城市重要的居住片区居住在农村与城市有何本质区别?都市区?统筹配制城乡建设用地的必要性统筹配置公共物品,保护合理利用公共资源要求规划思路——公共利益分配,空间资源统筹配置要彻底改变原有“重城轻乡”、“顾城避乡”的发展思路,要围绕健康城镇化发展道路深入剖析城乡发展建设问题。从单纯的城镇发展规划转向统筹城乡各类资源管理,强调指标体系。从单纯构筑空间结构规划转向县本级政府管理城乡发展建设活动,有效使用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设施的法规依据。城乡发展建设要以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