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常用【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班数学教案篇1通过给物品找朋友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复习分类,联系日常生活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如何将相关的物品图片对应摆放。1、“小明家”背景图两幅。(室内、室外)2、室内放置物品图:床、桌、脸盆、碗。室外放置物品图:被、椅子、毛巾、筷子。红线一条、小旗一面。教具:动物头挂件(小猫、小兔、小狗)(一半幼儿数)动物的食物:(鱼、萝卜、骨头)(一半幼儿数)学具:第一组:将相关物品一一匹配。每人排列方格板一块、篮子一个、操作插卡图片:牙膏脸盆花瓶桌子锤牙刷毛巾花椅子钉第二组:找朋友。每人排列方格图一张、篮子一个、操作卡片六对:床脸盆桌子碗花锤被毛巾椅子筷子花瓶钉第三组:找对子。每人一个分类盒,内有四格,每人四对操作卡片:床碗桌子脸盆被筷子椅子毛巾(白)(绿)(红)(黄)集体活动: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几种用品。给物品排队。再认识另几种物品。学习一一对应排列相关物品的方法。(我们替红线上已经排好队的.物品找朋友,找朋友的时候要有顺序,从红旗这边开始,一个跟一个地找,找到朋友就“站”在红线下面,并讲述:××和××做朋友。小结:集体复述:××和××做朋友。小组活动:第一组:一一对应摆放物品。第二组:找朋友。第三组:找对子。活动评价:游戏活动:喂小动物吃食物。小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2.材料准备:ppt、图形宝宝、三角形和圆形贴纸。重点难点: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2.按一定顺序排序。活动过程:一、导入ppt,激发幼儿兴趣。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1、火车已经开到我们班里啦,图形宝宝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出来跟我们班的.小朋友认识了,我们一起睁大眼睛看一看。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了几个.(1个)3、教师边放圆形边说:圆形宝宝请你排在小花后面,圆形宝宝后面跟着谁?同时出示三角形图片。三角形宝宝请你排在红线上,三角形宝宝后面跟着…….出示圆形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后面,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呀,像前面的圆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1、记住它们怎么排排队的吗?小眼睛遮住,不许偷看哦,师将圆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藏起来了?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四、开火车游戏五、结束活动师:图形宝宝今天跟我们小朋友玩的可开心了,你们开心吗?它们要回家休息了,我们跟图形宝宝们挥挥手说再见吧!小班数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活动准备: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2、鞋架两个。活动过程: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2、幼儿分散收拾。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二、幼儿讨论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三、游戏:对对乐。1、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只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