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序言欢迎你来到这里,在锦绣天府的翠柏叠嶂之中,在芙蓉之城的清新秀丽之中,有一方宁静之地,它有着平实却也灿烂的银杏林海,有着馥郁却也淡雅的栀子花香,正是这里走出了一群信息时代的实干家:网易总裁丁磊、TCL移动总经理万明坚、迈普总裁花欣、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言、“中国十大杰出农民”张浩。这里就是电子科技大学,一个“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地方。当我们将这些名字视为学习的榜样,用景仰的目光注视着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中国高功率微波、微波电子学和等离子体电子学的创始人刘盛纲院士之时是否也憧憬着在某个领域独领风骚;当我们被中国半导体器件以及微电子领域的先行者陈星弼院士和治学宽厚严谨的李乐民院士那持之以恒的治学热情深深打动之时是否也在思索着自己的未来呢?你是否仍迷茫——我们的“未来”之舟应驶向何方呢?俞敏洪说的好: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你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新生手册将带领你一起研究学术、研究生活、研究社会。其中,学习篇将以本校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为依托,为你呈现我校浓厚的学术气氛,同时为你的学术研究提供各种查阅信息;生活篇作为你的生活向导,让你快速了解成都的风土人情,熟悉成电周边的环境;社会篇会带你走出象牙塔,放眼看世界;感悟篇邀请了上届校研究生会学长与你分享他们在校研的点点滴滴,为你的研究生生活抛砖引玉,指引方向;风采篇将向你展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会的风采,期待奋发进取的你来共创美好明天。最后,欢迎你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地祝愿你与这艘旗舰一同启锚远航,去张扬生命的风帆,去放飞理想的翅膀,去追求卓越与辉煌!研究学术研究生活研究社会1?走进成电一、电子科技大学概况办学历程: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座落于“天府之国”四川的省会,西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成都市。校园内树木葱绿,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的协议,学校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学校特色:电子科技大学经过50余年的建设,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秉承“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条件:学校占地4006.63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05.9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6974平方米,馆藏图书371万余册,其中拥有178.6万册数字文献及IEL等36种数字资源系统,含140个数据库。学校拥有现代化的体育场和3000余座的体育馆,以及网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全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0余人。学校建有研究生院,设有17个学院、体育部,另有示范性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全校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