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案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探究区材料答案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富商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甚得民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可以得出哪些教训?(1)原因:①触犯了守旧派及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②宋神宗的动摇。③司马光任宰相后废除新法。④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不当,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危害百姓的现象。⑤根本原因:没有触及社会根本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根本矛盾,没有真正给农民更大利益,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2)教训:①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②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③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能促使改革成功。二、积贫局面的改变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3.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1)青苗法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借贷者负担沉重。(2)免役法局限: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有的因此家破人亡。凤凰网专题《重读王安石》有如下专题调查:调查一你认为王安石做到“不加赋”的承诺了吗?认为做到了的42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9%,认为没做到的1569票,占投票总人数的70.5%,认为说不清的234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0.5%。思考在“做到了”、“没做到”这两种观点中,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做到了”:青苗法实施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免役法的用意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农田水利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没做到”:青苗法,政府规定利率为20%,官员擅自提到30%;市易法是以官府垄断市场来代替富商操纵市场;方田均税法这样的法令无法绝对成功,但是能够清查出一定的地主隐瞒土地,收其税,也算是其最实际的功绩了;保马法养马户可免除一定的赋税,不过马死了则需要赔偿,实际上也加重了人民负担。调查二你认为该怎么形容王安石以后的宋朝?认为“国富民丰”的461票,占投票总人数的20.7%,认为“国富民穷”的112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50.45%,认为“国乱民穷”的64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28.9%。思考试结合史实分析为什么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王安石以后的宋朝“国富民穷”?答案①国富的原因:如方田均税法实行后,豪强地主也须据实纳税;市易法和均输法使原归大商人的利润转归国家所有等。②民穷的原因:如青苗法执行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借贷者负担沉重;免役钱对穷人来说负担沉重等。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4)改革的政策措施要体现百姓利益。(5)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要注意用人。三、积弱局面的改善材料熙宁六年(1073年)十月,王安石全力支持大臣王韶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取得了收复河湟(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汉地2000里的大胜利。思考(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1)进步性:①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③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2)局限性: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当政者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经济结构,土地兼并的问题只能加以调节、限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统治危机;②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人民的反对。反馈·训练区2.据史书记载,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缓解了财政危机③彻底扭转了积贫局面④缓和了社会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王安石变法推行后,出现了“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主要得益于()A.保马法的实施B.保甲法的推行C.军器监的设立D.均输法的推行4.“其人存,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