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7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回答:王安石针对“士、吏、兵、农、商”的改革措施各是什么?士: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吏:惟才用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农: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商:市易法、均输法一、变法的命运1、失败的原因A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及商人、高利贷者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B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C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D根本原因: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2、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感悟历史】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又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精神:A忧国忧民精神。B创新和改革精神。C面对困境毫不动摇的精神。启示:A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B改革的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C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和,完成下列表格。表格1:积贫局面的改变表格2:积弱局面的改变三、对王安石变法的整体评价1、目的与性质【探究学习】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有哪些?根本目的是什么?由此判断其改革的性质是什么?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A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B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C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3、局限性A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B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C变法过程上,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探究学习】比较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异同点。相同点A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B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C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D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不同点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根本目的:商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则是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