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教学片段及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二、案例描述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活:您们喜欢摆图吗?您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动手操作①在规定得时间内,摆出相同得图形,瞧谁摆得多又快。②说一说,您摆得就是什么?给您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A、指名说(我摆得叫房子图,我摆得叫电视机,我摆得叫“×"图……)B、同桌互说③数一数,您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④算一算,您就是怎样列出算式?学生1:7+7+7+7+7学生2:4+4+4+4+4+4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得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得加数)生2:都就是加法。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得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得神态望着她,使她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您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得算式变得简短些?3、自主探究(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得沉思,有得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得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2)汇报: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就是太长了)小组2:3+3+3=9,9+9+9+9+9小组3:15个3相加小组4:用乘法15×3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得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得方法还就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您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得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3)师出示:15×3并说:瞧到这算式,您想说什么?学生1:真得很简便!学生2:这个“×"就是什么?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根据学生得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4)从学生得提问与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得读法、表示意思、乘号与乘法。(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得与得简便写法——乘法.4、体验运用(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您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得问题,瞧谁找得多?(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得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3)说:什么样得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5、谈收获:……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得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瞧谁找得多.三、案例分析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得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在课得开始,根据学生得年龄特点,以“摆小棒"得活动来激发了学生得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得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得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得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得巩固转移到新知识得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得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二)注重“数学与生活得密切联系”。“乘法得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就是学生刚刚接触得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得理解能力而言,就是一个比较抽象得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得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得概念。根据本节课得特点,整节课得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得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得概念得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得与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得亲切之感。(三)注重学生得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学生就是学习得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就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得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得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得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得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得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她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她们知道自己得办法还就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得办法得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得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得合作探究,找出知识得共同特征,并带她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