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doc
上传人:小琛****82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doc

(完整word版)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旅游活动的5个基本特点:异地性、暂时性、流动性、享受性、综合性2旅游的本质:①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②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③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3工商事务及出席会议为代表的差旅型外出是否为旅游或者是否应纳入旅游概念?4旅游业的概念: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企业、事业和业务活动的总称。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具有服务行业的特点,属于第三产业。5旅游业的研究内容:旅游客源地———旅游通道————旅游目的地6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①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两者都是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地理学科的关系)②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与旅游学科的关系)7旅游的历史分期:古代旅游1840年以前近代旅游1841年-1945年现代旅游1945年以来8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并在奴隶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9近代旅游活动出现的标志: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团体旅游。1011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h而少于1a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12旅游者产生的条件:A客观条件:1收入水平2闲暇时间3其他客观条件(①科学技术因素②人口结构及素质③家庭生命周期:a单身阶段b新婚阶段)B主观条件:旅游动机13旅游动机的分类:①健康动机②好奇动机③体育动机④探亲访友⑤公务动机⑥寻求乐趣⑦精神寄托或宗教信仰⑧自我尊重14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1基本层次(游览观光)2提高层次(娱乐旅游和购物)3专门层次4相互关系15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16感知环境: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17最大效益的原则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18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2尽可能游玩更多高级别旅游点3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19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21旅游宾馆宏观选址:①在同一旅游区中,不宜在旅游资源级别较低的景区,或不是旅游中心城市(或大居民点)选址。②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市(或大居民点)与风景区(旅游点)之间的小居民点不宜选址。③在节点状旅游区,只宜在旅游中心城市选址。④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市与风景区之间若出现新的可留住游客的中间机会,可以在此选址。22旅游需求的概念: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23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1.经济发展水平2.人口特征3.收入和闲暇4.职业和教育水平5.资源和交通6.价格和汇率24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25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旅游资源的吸引性2旅游资源的地域性3旅游资源的时代性4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5旅游资源的时限性6旅游资源的综合性26旅游资源的分类: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7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大众与专家相结合28旅游地生命周期:巴特勒理论29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需求因素效应因素: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环境因素x30国家级旅游地31生命周期特征:没有探查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32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33城市旅游: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34城市旅游吸引建设的内容:①形象吸引②活动吸引③设施吸引④景观与环境吸引⑤氛围吸引⑥服务吸引35城市RBD(游憩商业区)的类型:①大型的购物中心②特色购物步行街③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④新城文化旅游区型⑤游憩城镇型36主题公园的特点:①强烈的个性,普遍的适宜性。②被动游憩形式。③投入高,占地规模大。④高门票,高消费。37旅游环境容量: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游客的数量。38基本空间标准的概念:利用者所需占有的空间规模和设施量39旅游饱和的概念:旅游地域和场所(可以是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或旅游设施)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40旅游超载:超出极限容量值。41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措施:16142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43旅游与交通发展关系的模式:A发达国家:旅先游后,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