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4.doc
上传人:是你****馨呀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总结:知识点与练习/NUMPAGES8教师:学生:时间:_2016_年__月日段第__次课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月日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浙教版类型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本人课时统计第()课时共()课时学案主题八下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时数量第()课时授课时段教学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及性质.掌握平行四边的判定定理.教学重点、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知识点复习【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即在四边形ABCD中,若有AB∥CD,AD∥B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点诠释: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表示,如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相关概念: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边、角分别简称为邻边、邻角;不相邻的边、角分别称为对边、对角。知识点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从边看: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2.从角看: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对角相等;3.从对角线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对称中心;5.若一条直线过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以对角线的交点为中心,且这条直线二等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下图:有OE=OF,且四边形AFED的面积等于四边形FBCE的面积;6.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平行四边形为四个等积的三角形。知识点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从边上看(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从角上看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从对角线上看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判定条件分类图形语言语言描述边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边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边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角在四边形ABCD中∵∠A=∠C,∠B=∠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在四边形ABCD中∵OA=OC,OB=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四: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知识点五:平行线间的距离1.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1)定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注: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是正值。(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任何两平行线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一的,都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最短的线段的长度。两条平行线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是相等的。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二、中心对称中心对称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中心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三、反证法定义:在证明数学问题时,先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定义、定理、公理相矛盾,或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矛盾,或与假设相矛盾,从而说明命题结论的反面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反证法的步骤:1、假设命题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反面命题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3、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命题成立.简而言之就是“反设、归谬、结论”矛盾的来源:1、与原命题的条件矛盾;2、导出与假设相矛盾的命题;3、导出一个恒假命题.适用与待证命题的结论涉及“不可能”、“不是”、“至少”、“至多”、“唯一”等字眼时.四、规律方法指导在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学习它的性质定理和判定方法时,主要从三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边、角与对角线。对于边,从位置(比如平行、垂直等)和大小(比如相等或倍半关系等)两方面探讨邻边或对边的关系特征;对于角,以邻角和对角两方面为主,探讨其大小关系(比如相等、互补等)或具体度数;对于对角线,则探讨两条对角线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与边、角之间的关系。这样条理清晰,记忆牢固。除了边、角与对角线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