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美术教案集锦二年级美术教案集锦(精选15篇)二年级美术教案集锦篇1一、教材分析: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二、教学目标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三、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四、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操,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五、教学准备:,彩泥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二)课内探究1.引入(1)出示泥人图片师:同学们看那,我们教室里来了群泥人朋友,猜猜看他们在做什么呢?生:做游戏?跳舞?做操?师:多么生动、有趣的小泥人啊!你们想不想也捏个泥人玩玩呢?(2)揭示课题《小泥人》2.做个泥人试试(1)想一想提问:“人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呢?”生:人由头、身子、四肢这几大部分组成。(2)尝试:请同学们根据人的基本结构随意的捏个小人试试。(3)展示、调整(4)教师示范讲解①捏制时可用揉、捏的方法,头可以似圆非圆,人可随意夸张变形。②捏制身躯时可以整块泥捏制,也可分躯干、手、脚捏制拼接,拼接处可用牙签连接。3.“捏捏泥人”动一动(1)看看课本上的小泥人,提问:“这些小泥人都在做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他们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攀爬,有的在踢球,还有的在钓鱼。生:我们是从他们不同的动作上看出来的。(2)怎样让我们的小泥人也动起来呢?谁上来试试?(3)学生上台给小泥人摆动作4.美化泥人(1)欣赏彩泥作品(出示作品《西游记》《望梅止渴》《青蛙王子》)(2)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小泥人漂亮吗?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3)教师边小结边示范他们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搭配在一起,再运用添加、刻画的方法对人物的表情、穿戴、饰物进行美化,注意不要太复杂,面部表情要夸张、有趣。5.作业要求(1)四人小组合作。(2)各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跑步、打球、跳舞、演奏等,做出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3)做好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做介绍。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7.展示评价(1)小组展示介绍(2)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泥人或一组小泥人,并说出理由8.欣赏迁移(1)出示小泥人简介(2)师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解了小泥人,并学习、捏制了生动有趣的小泥人,希望他们能给你们带来无限的快乐!(三)课后提升粘土除了可以捏人还可以捏小动物噢,神奇吗?赶紧试一试吧!二年级美术教案集锦篇2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用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自己美好的家庭,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培养学生从小爱家庭、爱父母。爱老人、爱劳动、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学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现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环境。教学难点:表现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场面,各种不同的构思。学生准备:学具:铅笔、橡皮、油画棒、彩笔。教具:示范用具。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都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不少同学住进了崭新的楼房,家中配置了漂亮的新式家具和家电,在爸爸妈妈的设计、布置下,你们的家一定更加美观、舒适。那么谁能说说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2、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能不能把发生在你们家里的小故事讲听?3、欣赏书中作品,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家庭和生活4、想一想怎样把你爱自己家庭的心情表现出来?5、确定构图(在画面上怎样安排你要表现的内容?)播放家庭活动录像。点出课题。出示讨论题:(1)她的家是什么样子的?(2)家里都有什么人?学生描述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能体现家庭美满、幸福的事情。讨论题: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表情怎么样?:我爱我家。我们应该怎样用我们的行动来表现我们对家、对父母的爱呢?(1)做家务。(2)与爸爸妈妈多交流。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1)欣赏书中图片,谈感受:(2)学生用搜集的资料跟本组的同学介绍自己家里发生的故事。学生之间相互谈论构思。学生初步完成构图。欣赏评述: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学习别人的优点,提己的建议。教师简单点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学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现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环境。第二课时1、完善构图部分2、解决绘画中的材料问题教师指导。(1)指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的绘画方法。(2)指导用色。将没有画完的部分完成。(1)观察书中作业的特色。(2)分析作业需要的材料,绘画或剪贴。3、学生绘制4、作业讲评背景与主体深浅色的搭配。鼓励作业有创新、认真细致的同学。教师继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