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一文是小学语文第7册第6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这一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分析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也乐于与人交往;一部分学生只能初步认识一些客观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连朗读课文都有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放手学生自读自悟,并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学生们置身于故事中,使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让学生仿造课文编写寓言,发展学生思维。教学目标1、学习用抓住人物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感悟陶罐和铁罐的形象,体会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分角色有感情地演读课文。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变化后的情况,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4、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做几道算术题,好吗?学生开火车口算1+1=?2+1=?3+4=?4+9=?5+7=?6+8=?师:同学们算得很准确,而且速度也很快。但是,有一个人她算出的结果啊----都等于1。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估计学生会笑这个人是傻子,觉得这个答案是荒唐的.,)师:如果用算术中的正常定理去看,这个答案是可笑的,但是,若换另一种新的视角去看,你就会发现——出示课件(学生应该会恍然大悟,并赞叹)师小结:其实,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万花筒,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此看问题不能用一种模式,那么我们在阅读课文时,也往往需要不断转换视角,变换视野,那样,你会发现与众不同的另一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以口算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复习回忆,感知文本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昨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的生字和新词,瞧,它们都跳到老师的大屏幕上了,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请小朋友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影无踪了。)《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相提并论”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述导入1、从前,过往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罐,另一个是铁罐。(板书:课题)出示图片2、读课题,陶罐和铁罐都是什么用的?3、教学多音字:盛当表示放东西的时候,读chéng二、自学课文并检查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大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生读课文。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三、朗读对话,体会神态1、写铁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几段?2、读1~9段,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好课文、读好对话的秘诀,就是找到提示语,找到表示表情、态度的词语。表示表情和态度的词语叫“神态”的词语。4、赶快度1~9段,找出神态的`词语。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交流(板书)傲慢、轻蔑、恼怒5、表演:这些神态谁表演的最像。6、这3个神态的词语能不能互换顺序?为什么?7、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