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23分)1.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芜湖wúhú溃退kuìtuì阻塞zǔsāi摧古拉朽B.泻气xièqì督战dūzhàn业已yèyǐ锐不可挡C.要塞yàosài荻港dí歼灭jiānmiè风平浪静2.常识填空(15分)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3.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摧枯拉朽:(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风平浪静: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至发电时止,我西路军将近三十五万多人民解放军渡过了长江。B.在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了一切抵抗之敌。C.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深深地被解放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所感动。D.期末是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二.阅读理解(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5分)【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联系上下文解释“经营”一词含义(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3分)用“/”线画出文章的层次。(3分)4.对应课文内容,说一说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3分)5.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4分)(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2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指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2分)2.文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5分)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5分)三.作文:(50分)为本学期开学式写一则消息。要求:格式正确;内容真实,语言简明流畅;300字。【参考答案】:一.1.C.【解析】此题考查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形近字易出现书写错误,多音字易出现读音错误,同音字常被误用。本题均从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字音字形的积累。A、B选项有以下四个词语书写或读音有误。故C选项正确。A.阻塞zǔsè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B.泄气xièqì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2.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新闻写作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本单元课文均为新闻题材,因此掌握这些知识对进一步学习课文以及进行新闻写作都十分必要。此题按照课堂学习的内容填写即可。3.(1)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2)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此类题应该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