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描写山水的成语描写山水的成语学成语提高辨字能力。汉字中多音字、形近字、多义字很多,这也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往往成人也容易搞错。把它放到一个语言环境中就好辨别了,这样,学成语又能起到校字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山水的成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描写山水的成语11、刻雾裁风: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2、占山为王: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3、坐吃山崩: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4、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5、钟鼎山林:比喻富贵和隐逸。6、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7、深山老林:见“深山穷林”。8、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9、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10、爬山涉水:形容路途艰辛。11、木坏山颓: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12、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13、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14、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15、一叶迷山: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16、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17、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18、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19、避溺山隅: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20、江山如故: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21、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22、游山玩景:见“游山玩水”。23、敲山震虎:见“敲山振虎”。24、寿比南山: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25、泰山压顶: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26、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27、冰山难靠: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28、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29、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30、箕山之节: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31、他山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32、钻山塞海: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33、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34、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35、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36、登山陟岭: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37、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38、积甲山齐: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39、若隐若显: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40、如山压卵:比喻以绝对优势对付劣势。41、回山转海: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42、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43、开山祖师: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44、浑然一体: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45、披发入山:谓离开俗世而隐居。46、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47、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48、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49、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50、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51、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52、寿山福海: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53、仙山琼阁: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54、名山事业:指著作。55、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56、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57、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58、山崩水竭:见“山崩川竭”。59、重山复岭:谓山峦重迭层接。60、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61、深山野墺:荒僻的大山深处。62、气壮河山:同“气壮山河”。63、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64、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