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争吵》教学设计《争吵》教学设计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争吵》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争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2.学习生字词。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过程:(简)一、谈话导入,交流入题。1.谈话揭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与别人争吵过吗?2.由争吵指向课文内容:文中的“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呢?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1.问题引领:“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2.学生读课文,进行初读检查后再次思考上面的问题。三、想象情景,体会内心。1.争吵时“我”和克莱谛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自读画出相关的'词和句。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体会克莱谛和“我”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3.“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错了?从文中的词和句上体会“我”心里的变化;4.父亲话的深刻含义;四、总结全课。1.补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教育学生要有大度的胸怀,要知道友谊的来之不易。2.总结课文,结束全课。《争吵》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力要求: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事;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具准备:常规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知道了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多么令人感动,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二、布置自学1、读读课文带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2、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三、检查自学情况1、请学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2、理解词语的意思。四、学习课文1、理清课文层次。(全班讨论)①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发生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④哪几个自然段写放学后,克莱谛主动找我,我俩和好了?老师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发生争吵――我很后悔――重又和好――父亲教育2、学习第一部分(一至四自然段)①读这部分内容②先同桌讨论,后全班讨论: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发生争吵后双方的表现各是什么样的?你体会到什么?3、学习第二部分(五至八自然段)①读读这部分内容②自己默读,在书上批画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的心情。③读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老师小结:这部分内容对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矛盾心情写得非常真实具体,非常符合常理,一般人做错事后,也常常是不安、后悔――想承认错误――又怕丢脸,没有勇气。4、引导弄清两个问题①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不理解,为我的表现感到悲哀。)②克莱谛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而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两人想的是一样的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5、学习第三部分(九至十三自然段)①读这部分内容,找找描写两个人表现的词句,你体会到什么?②全班分两组,一组说我的表现,一组说克莱谛的表现。6、读最后一段,理解父亲的话。(全班讨论后老师总结)一个人不但要认识到错误,而且要敢于认错,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争吵》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同语。(“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2、再读课文,正音正字。“嫉(jí)妒(dù)”的“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