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新.doc

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澧县如东乡枫林小学杨先惠自从洁白的鸽子口衔橄榄叶飞过长空的一刻起,那一抹绿色就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和平、健康、友谊……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起来,那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家园如同保护生命一样重要。把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用“美”去吸引孩子们,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引导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赏心悦目地接受环境教育,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一、在感受自然美中,增强孩子的生态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地看到田野、树林和河流,到过那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因为正是这些东西的独特的美构成了我们祖国的美。”大自然以其不息运动给人类以极大的审美感受,是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问卷调查显示,99%的孩子都喜欢郊游活动。如有一次我带学生到附近乐园游玩,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好好地露一手,还带了不少食品助兴。来到乐园我先让学生观赏了乐园的美景,然后围坐在草坪上边欣赏表演边吃着带来的食品,当我们准备返校时,发现原来碧绿的草坪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同学们把各种包装纸扔了一地,当时,我真想大声训一番,然后命令他们拾掉包装纸,但转念一想这会扫学生的兴,而且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呀,何不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呢。于是我又示意他们坐下,即兴讲了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还跟他们讲了环境保护的知识。然后又扫视了一下碧绿的草坪,同学立即心领神会,抢着拾起垃圾,不仅把草坪上的包装纸拾干净了,连乐园的角落也清理了一遍。当乐园面貌焕然一新时,我们会心地笑了。所以学校应创造机会带孩子们进行生态旅行,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大自然的朝晖夕阳、万千气象,看动物园里的斑斓猛虎、艳丽的鹦鹉、开屏的孔雀,憨态可掬的熊猫……植物园的蔽天大树、缤纷的花坛……以自由的方式“各取所需”,体会自然与人的内在和谐统一,老师再因势利导向孩子们介绍各种植物、动物特征以及同人类的关系,从了解它们的习性开始去关怀它们爱护它们,让它们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寓情感陶冶于环境知识的传授中,知、情、意、行熔于一炉,使孩子明白,保护野生动植物,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以最终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受益的还是人类自己。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然积淀尊重环境、热爱天地的道德素养,受到“不教而教”的效果。二、在创造环境美中,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创造生活环境美日益引起重视,而除了大自然本身,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如:针对“白色污染”的逼近,开展我劝妈妈用布袋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向父母们宣传塑料袋虽方便却增加了垃圾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上百年不能自然降解这一环保知识,劝父母上街购物买菜使用布袋,菜篮不用塑料袋。在“检回希望,保护地球”的因旧利废制作活动中,我们指导学生利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进行设计,加工成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制品——旧包装纸叠成玫瑰花,幸运星;废弃的小铜铃改做风铃;易拉罐砌成楼房模型;碎布裱成步贴画……然后用来装饰校园、教室,不但美化了环境,还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变废为美,变无用为有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明自废物新用,是废弃产品循环利用的一大举措,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可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达到强化孩子环保意识的目的。三、在欣赏艺术美中,让学生绿色情感升华赞科夫说:“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坚定”。情感具有奇妙的激活功能,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内驱力所以借助艺术手段,可使环境教育开展得更生动、形象,更乐于被孩子们接受。如,在课改年级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有《鱼儿游游》一课,这就是教育孩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很好的契机。我先让学生欣赏海底色彩斑斓的鱼,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如:树叶、废旧画报、矿泉水瓶、植物种子等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延伸我采用一个诗歌:碧水清清水草肥,小小鱼儿来聚会,东边一群排着队,西边一群赶紧追。为了家园变更美,保护水源别怕累,小朋友们来帮忙,美丽的心灵齐放飞。引申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的收拾整理阶段,让学生主动的把学具收拾整齐,把教室打扫干净。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习惯。在这样的绘画课中,孩子们不仅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画出很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很强的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身为教师只要加以因其势而导之.使环境教育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感体验升华为环境道德信念,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寓教于娱乐,寓教于无形”之中,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美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观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现象,开展环境教育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人手,教师再以情感春风化雨、点滴入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