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岭的传说.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宝泉岭的传说.doc

宝泉岭的传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宝泉岭的传说肖荣江传说在很久以前,当时的鹤岗地方(叫鹤岗是后来的事情)只是一个猎场,满清政府将当时内地的一些汉人流放到寒冷的地区狩猎,其中有一猎户人家,膝下多女,只一独子名曰砚桐,年方十六,娶一名叫笃鹭的卖艺女为妻,夫妻二人恩恩爱爱,如胶似漆,但转眼三年过去,却无身孕之喜,眼看香火难续,猎户二老,遂对媳妇开始厌烦起来,时常流露于言表,丈夫也对妻子开始冷淡起来,妻子更感无地自容,感情出现裂痕,一日,因一小事夫妻间激烈争吵之后,妻子痛哭而出走,泪眼朦胧地不知走了多远,又渴又饿,看到两山之间有一泉眼,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她痛快地喝了起来,过度的劳累使她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温暖的土炕上,主人见她醒来,赶紧把准备好的干粮端给她,听了她的身世,主人说我们是女真部族的人,由于连年的战火,他们的5个儿子都先后死于辽金征战中,现在只有老两口,就将她收为义女。老人以打鱼为生。相处甚是和睦。话说妻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剩下年轻的丈夫砚桐,几日茶饭不思,想想几年夫妻恩爱,于是辞别父母出来寻妻。于是也就找到了已被收为义女的妻子笃鹭,笃鹭将自己被义父母收养的事情高诉了砚桐,砚桐也是千恩万谢。不忍就此离开恩人,也就住了下来,不想时过一月有余,笃鹭竟然有了身孕,小两口百思不得其解,遂猜想一定与这泉水有关,这真是个宝泉哪,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叫大宝,第二年又有了第二个儿子,就叫二宝,生下三宝的时候,两位老人也相继去世,后又陆续有了四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儿子起名都叫宝,女儿起名都叫泉。待多年以后,孩子们相继成家,还有了第三代,一天深夜,风雪交加,平原上狂风肆虐,将房屋都给掀翻吹走,一家人全部暴露在狂风中,这时已年过半百的砚桐大喊一声:“女人们护住孩子,男人们挽起胳膊挡住狂风”!于是老汉和家里儿子女婿共同挽起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挡住了吹向女人和孩子的狂风……..第二天,风停了,人们发现挽在一起的男人们冻在了一起,而且变得异常高大,谁也没有能力将他们搬动,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冰雪融化了,十三个儿子女婿融化成了一道山岭,共十三座山头,人们给这道山岭起名保全岭,有保全的意思。而最靠近北方的砚桐老人却变成一座巨大的孤山,远远望去象是群山的首领,人们给这座山起名砚桐山,(后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被人们误传为烟筒山)受到保护的女人们整日坐在山上哭泣,泪水流成了山泉,汇成了一条大河,人们以母亲的名字给她命名笃鹭河,(后误传为嘟噜河)。多少年以后,人们才给这座山岭命名宝泉岭。(此文纯属虚构,2007年4月发表于宝泉岭论坛地名小考栏目,后经网友多方转载,2012年被引用在北大荒日报的稿件里,杜撰此文完全是为了迎合人们对宝泉岭的诸多猜测,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没有历史考证价值。)这就是烟筒山,巍峨挺拔,远远望去象群山的首领,终年与蜿蜒的嘟噜河相依相伴,傍晚可以听到嘟噜河凄婉的歌声,隆冬季节可以听到烟筒山降魔镇鬼的怒吼。这就是宝泉岭,十三座山头挺立在东北西三面,如天然的屏障,为宝泉岭遮挡风寒,如慈母的怀抱温暖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