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φ3m×11m磨产、质量几点建议(姜宜汹).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提高φ3m×11m磨产、质量几点建议(姜宜汹).doc

提高φ3m×11m磨产、质量几点建议(姜宜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高Φ3×11m磨产、质量几点建议姜宜汹、包永刚、余进月(牡丹江北方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磨台时产量和料耗及粉磨细度,直接关系到水泥质量。1995年,公司扩建安装了1台φ3m×11m的5号闭路水泥磨,至今磨机运行正常,但SO3合格率偏低,台时产量偏低,电耗偏高,选粉效率偏高。针对“两低两高”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进,达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1主要技术参数φ3m×11m三仓磨机主电机功率为1250KW,配置φ4m离心式选粉机,一、二、三仓的有效仓长分别为2.75m、2.75m、4.75m;Ⅰ、Ⅱ道隔仓板篦缝为10mm、出磨篦板缝为8mm,粉磨物料为熟料、石膏、混合材。2工艺流程该磨设有3个料仓,分别为熟料、石膏、混合材,经过仓下的电磁振动给料机和电子皮带秤输送至磨头,经粉磨后的半成品由提升机提至选粉机,经过选粉,成品输送至水泥库,粗粉回到磨内再次粉磨。3影响磨机产、质量的主要因素3.1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1)石膏品位及喂料比例的稳定性;(2)磨工的操作责任心及操作技术水平。3.2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1)磨内通风量;(2)磨内隔仓板篦缝;(3)磨内研磨体装载量及级配;(4)选粉效率及循环负荷率等。4磨机部分及相关因素的改进4.1粉磨流程由圈流改为开流,增大磨内通风量原粉磨流程通风量偏小,磨机产量提高不上来,为增大磨机产量,通风量由15000m3/h改为30000m3/h,粉磨流程由圈流改为开流,工艺环节及维修工作量减少,运转率相应提高,成品经脉冲袋式收尘器收集由螺旋输送机,提升机输送至水泥库。4.2调整磨内研磨体的级配针对第三仓粉磨能力偏强,第一、二仓破碎能力偏弱的问题,采取增加一、二仓破碎能力,增大两仓研磨体平均球径。经过改进,有效提高了磨机台时产量和质量。研磨体级配情况见表1:表1研磨体级配一仓直径/mmφ100φ90φ80φ70合计重量27t改前重量/t57105平均球径φ84.44改后重量/t6894平均球径φ85.93二仓直径/mmφ70φ60φ50φ40合计重量26t改前重量/t5795平均球径φ54.62改后重量/t6884平均球径φ56.15三仓直径/mmφ40φ30φ20合计重量42t改前重量/t101814平均球径φ29.05改后重量/t131910平均球径φ30.71mm4.3改进隔仓板篦缝针对粉磨流程由圈流变为开流的情况,将Ⅰ、Ⅱ道隔仓板篦缝由原10mm,均改为扇形篦缝8mm。通过改进以及研磨体级配调整,增大了磨内的有效通风面积,加强了磨内通风,对提高磨机台时产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4提高物料稳定性为提高物料稳定性和熟料计量标定准确性,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石膏的粒度:由14mm降至10mm。2.降低石膏的水分(雨天不破碎石膏):石膏水分(自由水)由6%,降为4%。3.提高熟料计量标定准确性:重新对熟料计量秤进行标定,提高计量准确度,通过改进,使物料的品位及配比波动的稳定性达到工艺要求。4.5加强操作管理从加强磨工责任心入手,进行磨工操作技能知识培训,强化对磨机产、质量和料耗的考核力度、奖惩兑现,调动了磨机岗位工的工作积极性。5效果通过实施以上几项综合措施,粉磨细度、SO3合格率及磨机台时产量有较大提高、电耗下降。改进前、后水泥性能及φ3m×11m水泥磨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见表2、3:表2改进前、后水泥性能对比时间比表面积/(m2/kg)3d抗折强度/MPa3d抗压强度/Mpa28d抗折强度/MPa28d抗压强度/MPa改进前3155.430.88.555.8改进后3105.430.68.455.7表3改进前、后φ3m×11m水泥磨技术经济指标对比项目改造前改造后对比水泥品种P.O425RP.O525RP.O425RP.O525RP.O425RP.O525R台时产量/(t/h)38.0526.8040.7030.406.96%+13.43%电耗/(kWh/t)30.0341.4728.2437.87-5.96%-8.68%细度合格率/%66.4070.3075.2078.40+8.80+8.10SO3合格率/%70.5070.1083.5084.10+13.0+14.0细度指标/%4~60~24~60~2SO3控制指标/%2.30~2.902.20~2.802.20~2.80+0.1[收稿日期:201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