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Nr候才把展览看成设计(美展览设计的v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什Nr候才把展览看成设计(美展览设计的v史).doc

什Nr候才把展览看成设计(美展览设计的v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撰文者:徐純最早定義的展覽是為表現收藏的財富多於推廣或推銷新的藝術品,以贊助者為取向,但較後期新推出的展覽則成為一種需要,而且是由更多的學術機構、學會、博物館所推動。1展覽開始的相當早,可以推到希臘的畫家ZeuxisofHeracleia約在公元前四、五世紀之交,就曾為展示他的Helen神像而收費;公元前四世紀,在Sikyon有畫廊的展示;公元二世紀,在雅典女神衛城的Pinacotheca殿也曾公開寺廟的收藏,給民眾觀賞。在希臘寺廟,也會導覽觀光客或出售複製品,羅馬時代的作家Pliny的「自然史」中記載著,這類為民眾而推動的宗教式展覽。之後展覽的目的就因各個時代收藏者不同而有異,例如羅馬人的收藏是戰利品之一,要放在公共場所給所有戰勝有功的公民同享;中古的宗教收藏是讚美上帝與保佑自己的,收藏多放在教堂;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的收藏開始為教育,有的也開始開放給同好欣賞…;但展覽在設計史中並不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在現代博物館未成形之前仍是收藏階段,物件只是陳列著讓收藏家自行觀賞,最重要的工作還是要把它保存好,有保全的鎖起來,在需要時、有儀式時、有貴賓來時拿出來讓參與的人觀賞,顯示一下收藏者的權威或財富,這種收藏珍奇寶貝的地方就稱為「珍奇櫃」〈cabinetofcuriosities〉。如果收藏的是繪畫與其他藝術品則因為可以當做裝潢空間,比較有機會展示出來,專門收藏藝術品的地方也大都在皇宮豪宅,就稱為「藝廊」〈artgallery〉。2這兩個模式都是博物館的前身,但都不必有展覽的設計。所以專門為一個目的做展覽,做設計來陳列博物館或收藏家的收藏品,或者更進步的說,可以讓一般民眾看懂的教育性展覽,則要到相當遲才發生,這方面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什麼隨手可用的專書或參考書,因為博物館對展覽的呈現1TurnerJaneed.TheDictionaryofArt1996Grove’sDictionaryInc.NewYorkvol.10pp.675文中較把展覽定義為:「為了愉悅、教育、增進學術或銷售而做的藝術作品臨時呈現。」2專為博物館收藏的展覽目的的專文在博物館界的論述中,尚未見到,有心人可以從徐純著,「文化載具:博物館的演進腳步」書中的演進史,得到一些信息(2003,台北: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2多延續上述的收藏模式,仍注重於展品的詮釋功能,展覽從構想至開放給大眾的經過都沒有什麼特殊的記錄。作者閱讀展覽書籍的經驗中,第一次看見針對展覽規劃與製作過程解釋的是冰島國家博物館出版的,IngvarsdottirBrynhildured.2005MakingofaNation:HeritageandHistoryinIcelandReykjavik:NationalMuseumofIceland。在這本小冊子中,針對2004年該館重新布置的常設展選擇展品、規劃與製作過程做說明,也列出設計單位如何與館方合作完成,卻沒有細部設計的說明。3一般的說,展覽都只做記錄展品或其詮釋的內容,也都至少會有一本展覽目錄出現,而不會去記錄展覽設計的過程。一直到最近幾年我常與美國博物館協會(AmericanAssociationofMuseums)接觸之後,才發現他們對展覽設計的資料累積相當驚人,對我學歷史的人而言,真是博物館展覽技術與知識的寶藏〈請參閱JaneBednoCurrentLiteratureonMuseumExhibitionDevelopmentandDesigninNAMEsExhibitionistvol.19no.2Fall2000pp.9-12與Exhibitionalist刊物中其他相關的文章〉;再加上我每年參加他們的年會都在不同地方舉辦,所以除了靠一些文獻、檔案資料與參與者的介紹得到些許的訊息之外,我還可以一一觀察美國各個地方不同博物館的不同展覽,也從中洞悉不少展覽設計的不同手法,與他們展覽所採用的表達「語言」,特別是參與過三次的展覽評量工作坊,更能洞悉成功展覽的秘訣。為了要以展覽設計的實際技術做改善我們博物館的切點,也希望把這些經驗傳達給歐美以外的博物館界,我又著手翻譯完成了五本來自美國科學與技術中心協會(AmericanAssoci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Centers)與聯合國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s)有關於展覽與博物館實務的手冊。4因此,我這篇文章是本人透過教學工作與實際經驗的研究所完成的展覽設計史初稿,希望以概念與照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這份心得。至於成形的整個博物館展覽設計史與博物館展覽評量相關的資料,由於涉及廣泛,已經分散於我十年教學中師生不同文章、論文做呈現,本文只對西方世界的博物館展覽演進做引言,給各位做一個掃描式簡單的介紹。世界上第一個博物館是牛津大學的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