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1M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观经济学》教案.doc

《微观经济学》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观经济学》教案《微观经济学》教案前言一、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计划采用54学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目的与任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科学的经济分析思想和分析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并能熟练运用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分析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并为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要求:从微观层面建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为学习宏观经济学以及其他应用经济类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初步具备探索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经济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会查阅经济数据和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手段。三、教材和参考书目所用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微观经济学》岳书铭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主要参考书目:?《经济学》和《经济学小品和案例》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魏埙等南开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梁小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宋承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微观经济学》朱善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四、教案具体内容:(见下页)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简要介绍经济学与经济活动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着重回答有限资源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无限欲望与需要问题;不同经济制度安排,决定了解决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边际分析、均衡分析作为实证分析方法的工具被广泛运用于微观经济问题研究之中。讲授课时:4学时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一)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是针对经济物品而言的,人们要得到该种物品必须付出劳动或支付某种代价,在给定的时期内,与需要相比其供给量是相对不足的。正是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即怎样有效运用相对有限的稀缺资源满足无限且多样化的需要问题。(二)选择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同一种物品或资源都有不同的用途,人类的欲望也有轻重缓急之分,这就为用有限的、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去有效满足人类不同的欲望提供了选择的依据。具体来说,选择包括了这样三个基本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商品与各生产多少?一个经济社会必须决定在各种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什么时间生产。今天,我们应当生产葡萄酒还是生产牛奶?建筑少量高档公寓还是大量普通居民住房?我们应当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更多的消费品,还是应当生产较少的消费品和较多的投资品,从而让明天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第二,如何生产,即采用什么方法生产进行生产?一个社会必须决定由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哪种生产技术。谁来务农,谁来行医,谁来经商?用煤炭发电、还是用核能发电、或是用太阳能发电?允许较多的“三废”排放,还是允许较少的“三废”排放?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什么原则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教师、工人、歌星、经理,谁应当得到高收入?社会应该给穷人提供最低消费,还是严格地遵守不劳动者不得食?我们可以将经济学的基本内涵界定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案例1-1:圣诞礼物的无效率(三)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制度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面临着如何把它既定的相对稀缺资源有效率地分配于各种途径的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则和方式方法可以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按照生产资源的归属状态和经济活动决策的方式来划分经济制度,大体上可以包括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二、“看不见的手”和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是微观经济学得以产生的前提。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但它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