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4).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过零丁洋 (4).ppt

过零丁洋(4).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过零丁洋学习目标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6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代表诗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遗著有《文山先生合集》。写作背景1277年,文天祥等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是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抵抗。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持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自幼研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出仕做官.抗元频繁抗元斗争中度过了整整四年.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作者在21岁时依靠精通儒家经典而出仕做官.在国家危急的时局中,起兵抗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沉漂无根,时起时沉讨论: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句有何联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暴雨中的浮萍,时起时沉.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各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敌营可叹我孤苦零丁。赏析:颈联一句好在哪里?本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字面重复而词义不重复,地名巧妙地转化为心情。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家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浮的孤独处境.上下两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尽显悲怆沉郁之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分析:尾联是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直抒胸意,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感知诗的主题你能列举出如文天祥一样具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吗?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坡亭。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慷慨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