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国家。作为三权的一权,首席大法官可以宣布立法机关的法律违反宪法,甚至可以废除法律;此外,首席大法官享有终身任期,总统以及国会都不能简单开除他的职务;反过来,首席大法官还可以主持弹劾总统的审判,有权颁布逮捕令等等,这都使得美国首席大法官可以叱咤风云,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人”2、"宣誓"这个行为本身就是用宗教的眼光来看待总统的言行。誓言对宣誓人内心的约束是强有力的。当然,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宣誓不代表一切都能ok了,制度上的约束才是监督国家领导人的有利工具。3、总统宣誓由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主持,也恰好象征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司法权是美国三权中的一权,最高法院的地位尤为重要,它能制约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力。首席大法官主持宣誓是对司法权尊重的传统的体现。另外,首席大法官的这项义务是传统性的,而非宪法性的。其实,美国所有的州法官、联邦法官以及公证员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力主持宣誓和声明。不过,除了少数总统,从第二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开始的就职宣誓都是由首席大法官主持的。4、手按《圣经》宣誓也是受到宗教的影响所致。美国第一任总统国父华盛顿认为,美国的独立是"上帝"的恩典。他曾经说“美国人民比别的国家更有理由承认,‘上帝’介入过他们经历的诸事。美国人不应该忘记,‘上帝’的大能在我们的革命时期多次彰显,全能的‘上帝’是我们唯一的保护。”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华盛顿亲吻《圣经》,手按《圣经》宣誓,并且在正式誓词之外,另外说了一句"我宣誓,我祈求'上帝'的保佑"。这一方式也被当作传统而延续下来,只有西奥多-罗斯福在1901年宣誓就职时并未手按《圣经》宣读誓言。在就职后的演说中,总统们也要祈求"上帝"的保佑。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程序晨祷仪式:当选总统出席教堂礼拜仪式,自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Roosevelt)总统于1933年就职之时起实行。列队前往国会山:离任总统陪同当选总统前往国会山出席就职典礼,宣誓就职。副总统宣誓就职:当选副总统在当选总统宣誓前宣誓就职。总统宣誓就职:宣誓就职的仪式通常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总统宣誓仪式一般安排在中午,首先由副总统宣誓就职,然后总统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见证下宣誓就职。随后,军乐队奏响《鼓号齐鸣》,向新上任的领导人表示致敬,并由美国陆军第3炮兵团鸣21响礼炮。最后,新任总统发表就职演说,宣布执政纲领。仪式结束后,新总统陪同离任总统和夫人从国会离开华盛顿。西奥多·罗斯福于1901年宣誓就职时并未手按《圣经》宣读誓言。就职演说:新任总统首次发表正式演说。就职午餐会:总统、副总统及受邀来宾出席由国会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总统就职典礼委员会主办的午餐会。该委员会负责筹备和处理总统就职典礼有关事宜。午餐会通常以新任总统和副总统家乡的菜肴为特色。庆祝总统就职游行:午餐会结束后,总统车队沿宾夕法尼亚大道行驶,随行的有三军仪仗队、民间团体、军乐队和各式彩车。总统、副总统及来宾在白宫前登上观礼台观看游行。游行由美国武装部队联合工作组总统就职委员会筹备。庆祝总统就职舞会:当天晚间,总统就职典礼委员会举办众多舞会祝贺新总统就任。在华盛顿举行舞会的传统始自詹姆斯·麦迪逊(JamesMadison)总统于1809年就职之时。国内政策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计划,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税收制度、修改农业计划、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反对种族歧视、给黑人以公平权利等。但这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遭到了来自各方的重重阻碍,尤其是国会。到1963年7月,美国媒体在评论肯尼迪的内政计划实施情况时指出:政府开支已经达到940亿美圆,1963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70亿美圆,黄金储备量下降到了自1939年来的最低点。大规模减税的议案和给予黑人公平权利的议案被拖延再三,直到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的1964年才获得通过。修改农业计划、援助公立学校法案和其他一些议案,也纷纷搁浅或被迫放弃。[编辑]经济政策肯尼迪在其任期内废止了一些苛刻的财政方针,放松了货币政策以保持低利率,从而鼓励经济增长。这个举措之后被当做20世纪70年代经济问题的组成部分而受到批评,因为政府庞大的开销助长了通货膨胀。在1962年,肯尼迪提出了总额为1000亿美圆的年度财政预算,在1961年,肯尼迪任期内的第一个年度预算导致产生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非战争、非经济衰退引起的财政赤字。[编辑]民权在美国,国家默许的种族歧视造成的动荡是肯尼迪时代最大的国内问题之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已经于1954年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中规定,在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制度是违背宪法的。然而,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在美国南部的学校,并没有服从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种族隔离在公车上、餐厅里、电影院里、厕所里和其他一些公共场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