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 语文 人教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上 语文 人教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doc

八年级上语文人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杜甫《望岳》:1、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刘禹锡《陋室铭》: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写日常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四、周敦颐《爱莲说》:1、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6、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五、杜甫《春望》:1、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3、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十、陶渊明《桃花源记》: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8、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0、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12、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十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本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本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十六、《石壕吏》中,(1)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邺城戍(2)说明战争之惨烈:二男新战死(3)战争破坏之严重:出入无完裙(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5)哪两句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6)官吏的强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十七、《短文两篇》:文中写出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竞跃。总领全文的诗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