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全册说课稿(专业18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全册说课稿(专业18篇).docx

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全册说课稿(专业18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全册说课稿(专业18篇)总结是自我反省的良机,写一篇吧!总结应着重突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可以适当给出建议和展望。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总结的技巧和经验。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全册说课稿篇一土豆黄瓜一课是上海市卢湾区实用语文第五册中的第四课内容。选择这一课内容,主要是因为它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学起来可能会比较轻松。在备这节课之前,我有这样几点考虑:1、乐乐班学生识字能力不是很强,前面学,后面忘,或者在这个词语里面认识,到另一个环境里就不认识了,(这可能是大部分智障孩子的通病)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识字,要在这节课上有所突破。来自FaNwEn.CHaZiDIAN.coM2、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说完整的句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将极大地影响他们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发展学生的语言应是我这节课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3、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孩子们学得轻松,记得牢靠,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基于以上几点考虑,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大块内容,即识字、说话、写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茄、黄、瓜、西、红、柿、豆”等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2、正确、规范地书写“豆”这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4、会用“我喜欢吃xx”的句式说句,增强说句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是:认识生字,会用句式说句。课间带学生听他们会唱的歌曲〈买菜〉,由此导入到新课。首先创设生活情境,将四种蔬菜带到课堂,“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分组让学生自主识字。这种生活化的情景,儿童化的歌曲,主要是想引发学生对菜场的回忆。将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课文中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是想让学生们在充分自主的活动中,牢牢记住生词,并初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生字,我设计了“捉迷藏”这个游戏,先让学生在打乱顺序的生字里找出今天所学的四个词语,再引导学生给生字找不同的朋友,如“西瓜”、“柿子”等,让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说话方面,主要设计了三项活动:一是让学生从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介绍这四种蔬菜,后来因为时间关系临时取消了这一部分内容。三是猜谜语,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一些描绘蔬菜的句子,提高理解能力。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良好。但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对学生的句子训练还不够扎实、不够严谨,今后在教学中还应引起重视。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全册说课稿篇二风筝一文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教学目的: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3、(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4、(写作指导)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饱含深情的写法。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提练文章主干。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本文意蕴丰富,选编此文,无非是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恰恰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学习此文,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感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章,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阅读风筝一文,我不由被鲁迅先生的真情所感染,文章有丰富的意蕴,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体味1、在教学前,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