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毒性物质类别与有效剂量一、毒性物质概述3.毒性物质的毒害作用是有条件的。与毒物本身的性质、毒性物质的数量、作用条件、接触时间、防护条件等因素有关。例如,如果一次服用氯化钠200~250g,就会使人致死;如果氯化钠溅到鼻黏膜上就会引起溃疡,甚至使鼻中隔穿孔。二、毒性物质分类4.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如O3、NOx、NCl3、CO、COCl2、COF2、NOCl等。5.窒息性惰性气体。如He、Ne、Ar、Kr、Xe、Rn。6.有机毒物。按化学结构可进一步分为脂肪烃类、芳香烃类、脂环烃类、卤代烃类、氨基及硝基烃化合物、醇类、醚类、醛类、酮类、酰类、酸类、腈类、杂环类、羰基化合物等。7.农药类毒物。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氟、有机氮、有机硫、有机汞、有机锡等。8.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三、毒性物质有效剂量一、刺激性气体1.氯气(Cl2)理化性质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碱溶液,易溶于CS2、CCl4等有机溶剂;车间空气重最高容许浓度1mg/m3。危害主要损害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可导致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呈“电击样”死亡。预防措施以消除跑、冒、滴、漏和生产事故为主。2.光气(COCl2)3.氮氧化物(NOx)种类多,主要包括N2O、NO、NO2、N2O3、N2O4、N2O5等。理化性质NO2最稳定,低温下为淡黄色,室温下为棕红色。氮氧化物不易溶于水。车间空气重最高容许浓度(换算成NO2)为5mg/m3。危害引起中毒的多是混合物,主要是NO2。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性小。主要是进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后,引起肺水肿。预防措施同氯气一、刺激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2.氰化氢(HCN)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或液体,沸点26℃,液体易蒸发成苦杏仁味的蒸气。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水生成为易挥发的氢氰酸。车间空气中最好容许浓度为3。危害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浓度高时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后,抑制细胞内呼吸酶的功能,造成全身缺氧窒息。氰化氢毒性剧烈,很低浓度即可引起浑身不适,严重者可死亡。预防措施生产中尽量使用无毒、低毒的工艺;加强通风;加强个人防护。3.硫化氢(H2S)理化性质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溶于水、乙醇、甘油、石油溶剂。车间空气中最好容许浓度为10mg/m3。危害是毒性比较剧烈的窒息性的毒物。硫化氢对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窒息作用。H2S对神经系统具有特殊的毒性作用,患者可在数秒钟内停止呼吸而死亡,其作用甚至比HCN还要迅速。预防措施加强通风;应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三、金属与类金属三、金属与类金属三、金属与类金属四、有机化合物2.硝基苯(C6H5NO2)和苯胺(C6H5NH2)理化性质硝基苯是无色或淡黄色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沸点210.9℃。几乎不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或苯互溶。苯胺是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油状液体,沸点184.4℃。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危害苯的硝基和氨基化合物经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缺氧症状。还可直接引起肝、肾和膀胱等脏器的损害。预防措施加强通风净化措施;注意皮肤防护;操作后洗手。3.有机氟化合物主要包括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等。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沸点低。危害作用于肺脏引起肺炎、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并能作用于心脏引起中毒性心肌炎。预防措施加强通风;注意个人防护。4.有机磷农药理化性质除少数品种为白色晶体外,多为油状液体。具有大蒜臭味,不易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危害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品种不同,毒性的差异很大。急性中毒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实力模糊等,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以至死亡。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也有视觉功能损害。预防措施尽量使用低毒农药;喷药时注意安全操作规程;工具应专用病妥善保管。第四节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因素3.分子中不饱和程度越高,毒性越大。例如,乙炔的麻醉作用>乙烯>乙烷。环己二烯的毒性>环己烯>环己烷。4.一般分子结构对称的化合物,其毒性大于不对称的化合物。如1,2-二氯乙烷的毒性>I,1-二氯乙烷。芳香族苯环上的三种异构体的毒性次序,一般是对位>间位>邻位。例如,硝基酚、氯酚、甲苯胺、硝基甲苯、硝基苯胺等的异构体均有此特点。几何异构体的毒性,一般顺式异构体的毒性大于反式异构体。如顺丁烯二酸的毒性>反丁烯二酸。一、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5.有机化合物的氢被取代基团对毒性有显著影响。脂肪烃中以卤素原子取代氢原子,芳香烃中以氨基或硝基取代氢原子,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