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原理教师简介学习要求考核形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二、现代会计的含义三、会计目标会计的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会计应当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终极目标。经济效益,就是已经投入及消耗的价值量与收回的价值量之比。具体来说,我们还应当分析会计核算的目标。在国外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一般被定位于“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被一般解释为: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能提供的信息职能――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见《现代汉语词典》)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这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为以下三项:(二)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会计的另一个职能,与前述的会计核算职能相辅相成。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为以下3点: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有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收入(一)资产与权益1、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非流动资产资产的特征:(1)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或所控制的,即拥有产权(所有权)或有支配使用权;(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4)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2、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特征:(1)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潜在的义务不能确认为负债;(2)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一定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二)收入、费用与利润1、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特征:(1)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2)收入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即日常活动能形成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3)收入的形成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2、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特征:费用是为取得收入付出的代价费用与收入配比确认经济利益流出瞬间资产伴随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3、利润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特征:不是独立的会计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由于这是一个事物从两方面看待的结果,即表现形态的资产,取得来源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二者总是相等的。收入进一步解释: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现金或者应收账款的形式,从客户获得的收入,导致了资产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企业为了获得收入就需要支付费用,一旦资产投入使用,资产形态就转变为费用形态,因此费用可视为瞬间的资产,费用的增加导致了资产的减少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利润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净资产的增加额,亦即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将会对会计等式产生影响。1、物质资源流入企业。2、物质资源流出企业。3、物质资源的表现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4、物质资源的取得途径在企业内部学会转化。但是,上述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1、物质资源流入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增加,即资产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增加,会计等式保持平衡。2、物质资源流出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减少,即资产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同时等额减少,会计等式保持平衡。3、物质资源的表现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资产类项目一个增加,一个减少,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4、物质资源的取得途径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右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负债类内部项目之间、所有者权益类内部项目之间或者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前提:在推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