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煤炭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09-1 煤炭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ppt

09-1煤炭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煤炭资源/储量分类与计算一、煤炭资源/储量分类(1)煤炭资源/储量分类依据1、可行性评价程度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2、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3、地质可靠程度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分类地质可靠类型程度经济意义(二)煤炭资源/储量类型及编码1、储量是指基础储量的经济可采部分,是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的数量。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2、基础储量(1)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2)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3)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5)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6)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3、资源量(1)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2)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3)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4)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5)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6)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7)预测的资源量(334)二、煤炭资源/储量计算(一)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指标煤炭资源贫缺地区的资源量计(估)算指标,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工业主管部门规定,但这部分资源量在有关统计表中应单列,并加以说明。项目(二)矿井资源/储量计算方法1、算术平均法把计算块段当作简单几何体,即块段的面积是规则的几何形状,高度就是边界内所有见煤点的平均厚度。式中Q—计算块段的资源/储量,t;S—块段的面积,m2;m—见煤点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此法计算简单,当勘查工程分布均匀、煤层稳定时,有较高的计算精度。2、地质块段法根据地质可靠程度、资源/储量类型、煤层产状及煤质分布、设计要求、井巷工程及勘查资料等因素,把井田划分成若干个块段(图A);测定各块段的面积。按块段的平均煤厚(图B)、平均倾角、平均视密度计算各块段的资源/储量,然后求和。当块段内煤层产状、厚度、煤质比较稳定时,此法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由于用此法计算的资源/储量是按地质可靠程度及开采技术要求划分的,便于生产部门利用。2、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任务a)根据煤矿建设生产的不同阶段,结合煤矿地质条件、资源/储量保有程度、开采顺序,研究提升煤炭资源/储量类别和探求各类生产煤量的方案,为煤矿建设生产提供技术依据。b)做好各阶段的煤炭资源/储量的变动分析,核实变动的原因,落实资源/储量变动的具体地段和部位。c)及时掌握和分析资源/储量的利用状况,查清资源/储量损失的原因和地段,提出降低开采损失的意见,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2、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任务d)适时测定与修订资源/储量估算参数,优化各类参数,做到既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参与制定各种采出率指标,检查和分析指标的执行情况。e)及时更新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图纸与管理台帐。f)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按时编报煤炭资源/储量报表,履行矿产资源/储量报销手续。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储量计算、产量统计、损失量统计、储量动态分析等。二、矿井资源/储量动态统计1、矿井资源/储量的增减原因(1)补充勘探引起的资源/储量增减(2)采勘对比引起的资源/储量增减(3)井界变动引起的资源/储量增减(4)重算储量引起的资源/储量增减2、统计各种损失量三、矿井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1、做好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编绘储量管理图件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分煤层储量计算图(2)建立储量管理台账永久煤柱台账、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三下”压煤量台账、采区煤柱台账、储量注销和报损台账。(3)编制储量管理报表工作面储量、损失量月报表,采区储量、损失量季报表,矿井储量、损失量年报表,矿井储量动态年报表。2、加强储量管理的措施(1)严格执行采出率指标(2)合理选择采煤方法(3)改进开拓方式和巷道布置(4)建立健全责任制度(5)切实加强业务监督第三节矿井三量管理2、准备煤量指在开拓煤量的范围内,采区准备巷道均已掘完,并可开始掘进回采巷道时构成的可采储量。QZ=(SCmρ-QS-Qd)K1式中QZ—准备煤量;SC—构成准备煤量的采区面积;m—煤层平均厚度;ρ—煤层平均密度;Qd——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和准备煤量可采期限内不能开采的煤柱及其它被压煤量。3、回采煤量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开采前必须掘好的巷道全部完成时所构成的可采储量。Qh=SgmcρK2式中Qh—回采煤量;Sg—工作面煤层可采面积;mc—设计采高或采厚;ρ—煤层平均密度;K2——工作